*********
有限责任公司
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引江济汉荆江大堤深基坑开挖项目部
井点降水试验方案
1.概述
引江济汉工程进口段地处长江中下游汉江平原西北部平坦低洼平原区,为长江一级阶地,地面高程为32~46m。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荆江大堤防洪闸及渠道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存在渗透破坏,基坑开挖前需采取井点降水施措施,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减压井降水效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质量,因此,减压井工程施工前,应进行降水试验,查明基坑开挖部位的地层特性、地下承压水压力及来水量,并根据试验成果确定减压井井口高程、深度、井距、数量等,为减压井施工提供可靠参数,保证减压井运行降水后,基坑施工在较干燥的环境下施工,避免造成基坑翻砂鼓水,边坡失稳等不良工程危害。
2.水文气象及地质条件 2.1水文气象
引江济汉工程所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霜期短,日照长,雨量充沛等特点。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079.7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85.8mm,多年平均气温16.2℃。
进水口河段洪水来自于长江上游,具有高水位出现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洪峰流量大等特点。每年7~10月为主汛期,11月~次年4月为工程区内的枯水期。根据沙市站实测资料统计,自1933年设站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邮政编码:430061 电话:(027) 传 真:(027) 1
*********
有限责任公司
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引江济汉荆江大堤深基坑开挖项目部
以来,最高历史水位为45.22m(冻结吴淞),最大历史流量为55200m3/s。 2.2工程地质条件
引江济汉工程龙高Ⅰ线进口段地处长江中下游汉江平原西北部平坦低洼平原区,工程区自第四纪以来,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以垂直下降接受河湖相沉积为主。区内出露地层以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为主,具二元结构特征,第三系地层一般多深埋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之下。
工程区地下水分为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水。区内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钠型及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属于低矿化淡水。
荆江大堤防洪闸地层结构主要有上部粘性土层、粉细砂、砂卵石层以及下伏下第三系泥质粉砂岩。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壤土层地质为120kPa,粉细砂层地质为180kPa,砂卵石层地质为480kPa。因砂层中富含承压水,直接开挖会出现基坑涌水、涌砂及渗透变形等问题,开挖时应采取基坑降水措施。 3.深井降水试验
深井降水试验选在开挖深度最大的闸室段进行,深井降水试验步骤:先对闸室地层进行地质复勘,根据地质复勘了解地质分层情况及稳定地下水位;布置试验井进行抽水试验(实验包括单井抽降水试验和群井抽降水试验),计算确定含水层渗透性;通过计算初步布设深井并打孔进行验证。 3.1地质复勘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邮政编码:430061 电话:(027) 传 真:(027) 2
*********
有限责任公司
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引江济汉荆江大堤深基坑开挖项目部
为进一步核实防洪闸基坑范围内的地层情况及稳定地下水位,计划在闸室轴线上打3个地质复勘孔,孔深深入砂卵石层3~5m。勘探完成后暂不封填,把其作为井点降水效果的水位观测孔。
(1)地质勘探主要工作内容有:观测地下水位;对钻孔芯样进行描述编录,绘制地质孔柱状图,及时整理相关资料。
(2)地质复勘主要设备及试验器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机械设备 地质钻机 发电机 储水桶 流量计 量筒 秒表 电测水位计 堵塞器 型号规格 XY1A型 30KW 200L 100ml 数量 1台 1台 1个 1个 1个 1块 1个 1套 备注 (3)地质复勘具体时间安排:2011年5月1日进行勘探,2011年5月8日完成钻孔,2011年5月10完成资料整理等。 3.2 深井试验地段选择
试验井选在基坑开挖最深的部位,试验井的观测孔垂直于地下水流向布置。深井试验初步拟定6口,闸室两侧呈对称布置,试验井深度暂定为30-36米。(具体布置见附图一:深井试验布孔示意图)。
(1)试验井点数量说明
考虑两种井深及不同间距,并分别进行群井抽水试验。这样确定的试验井数量为6口。另外布置3口观测井(部分利用地勘孔)进行相关观测。
(2) 井间距说明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邮政编码:430061 电话:(027) 传 真:(02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