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小李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小李应该比较图 ,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 .
(4)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
22.在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选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灯丝电阻约为12Ω).
(1)为能顺利完成该实验探究,下列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A.“1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 B.“2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闭合开关前,应将图甲中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 端(选填:“A”或“B”).
(4)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是: .
(5)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 动滑片,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 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端移动(选填:“A”或“B”). 6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6)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①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 Ω;额定功率为 W. ②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受 变化的影响.
四.简答与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
23.某家庭需要将50kg、10℃的水加热到50℃做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10J/kg.水的比热容为c=×10J/(kg?℃).求: (1)把50kg、10℃的水加热到50℃需吸收的热量; (2)0.8kg的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24.某建设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2000N的物体A以0.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前拉动2m.拉力F大小为250N,物体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物体A重力的倍.求:
(1)物体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5.如图所示,是家用保温式电饭锅的电路原理图,S是手动、温控一体开关﹣﹣必须用外力按下才能闭合,但当锅底温度达到大约103℃以上时,会自动弹起断开进入保温状态.已知R2=495Ω,电饭锅的额定加热功率为880W.
(1)分析电路原理图或根据你的实际生活经验,如果不按下开关S,电饭锅 煮熟饭(选填“能”或“不能”)
(2)当电饭锅处于正常加热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3)当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时,保温功率是多大?
7
3
7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8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017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四中十五校联考中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解答】解: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该选项说法错误;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9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显微镜.
【分析】(1)掌握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根据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3)显微镜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4)根据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解答】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正确;
B、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A.
3.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0kg/m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的计算.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仅与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的状态有关,而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由图得出,当体积为2cm3时,a、b、c的质量利用ρ=求出各自的密度,进行判断. 【解答】解: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cm3时,a的质量为3.5g,b的质量为2g,c的质量是1g,由10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