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进行箍筋加密或全长加密。
⑤、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竖筋点焊,以固定墙、柱筋,在点焊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
⑥、墙内双排以上分布钢筋网之间设拉结筋,拉筋间距以设计要求为准,拉筋形状为“ ”,呈梅花形布置,并与外皮水平筋钩牢,以保证两层钢筋的间距和位置,设计没有要求的按Ф10@450mm呈梅花形设置。
⑦、钢筋保护层用预制水泥砂浆垫块控制,规格为50×50×保护层厚度,制作垫块时预埋铁丝作绑扎用,垫块绑扎间距为1000×1000梅花形布置。
⑧、当上下层墙截面有变化时,纵向钢筋处理参照柱做法。墙钢筋定位见下。 楼板顶面φ12通长筋与板筋焊接φ12通长筋与板筋焊接点焊承台底板底面墙钢筋定位图 墙体钢筋限位安装方法
2、梁与板
.......
*******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窗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在板根部与端部必须加设板凳铁,确保负筋的有效高度。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粱钢筋在上。主次梁箍筋弯钩叠合处,穿绑时应注意,交错绑扎在不同架立筋或梁面筋上。
(5)、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一板的中一中跨度)。
(6)、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7)、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②、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 ③、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④、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⑤、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8)、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9)、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10)、板筋连续配置时,底筋在支座处搭接,面筋在跨中1/3范围内搭接。
(11)、板筋铺设前,先在模板上分好主筋和分布筋间距,按间距摆放受力筋,再放分布筋,板上的负弯矩筋要按要求摆放,并确保位置正确。
(12)、板筋绑扎单向板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中间点可隔点交错绑扎,双向板钢筋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13)、当板上洞口尺寸≤300时,钢筋不切断,绕过洞口绑扎,300<洞口尺寸≤800时,按图5-2-6施工,洞口尺寸>800时,加200×300边梁,边梁上下各配2Φ14通长钢筋,箍筋为Φ6@200(钢筋网片加筋按规范要求及设计要求)。
(14)、双层板筋之间须安放高强度砼垫块替代钢筋马凳,间距1000×
1000,负弯矩筋处的马凳适当加密,并尽量靠近支座摆放标准层马凳, 其上部横筋为直径为12mm,长度为1000mm,下部支承筋为直径为10mm,高度根据现场板高确定,安放间距为通长设置间距1000mm)。
.......
*******
(15)、梁板钢筋保护层垫块用水泥砂浆预制,规格50×50×保护层厚度,梁筋垫块每隔800交叉设置,分别放在梁的底部和两侧。板筋垫块1m2放一个,垫在主筋下角并绑牢。
(16)、砼浇捣时,派专人负责钢筋的修理和纠偏工作。 3、钢筋安装的质量要求
1)、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型尺寸允许偏差如下表: 项目 网的长、宽 网眼尺寸 骨架的宽及高 骨架的长 箍筋间距 间 距 受力钢筋 排 距 ±5 允许偏差mm ±10 ±20 ±5 ±10 ±20 ±10 2)、钢筋绑扎接头 ○1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末端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为1.2la。
3)、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1受拉区不超过25%; ○2受压力不超过50%;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且不小于25mm。
4)、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 构 件 名 称 梁 柱 板 剪力墙 暗柱筋 水平分布筋 底板壁内侧 顶板壁外侧 保护层厚度 25 30 15 25 15 25 15 水箱、水池 .......
*******
基础底板 有垫层 无垫层 墙内侧 墙外侧 35 70 15 25 地下室外墙 5)、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 项 目 受力钢筋排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水平偏差 基础 受力钢筋保护层 柱、梁 板、墙、壳 允许偏差mm ±5 20 ±20 5 +3 ±10 ±5 ±3 4、钢筋工程中的注意事项 1)、钢筋加工
(1)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之浮锈、油脂、污泥、油漆及其它有还物质完全清除干净。
(2)连接头之位置应依设计图或工程师之指示设于应力较小之处,并应错开,不得集中在同一断面上,原则上,钢筋连接头(搭接)相邻两根不得在同一断面上。
(3)钢筋如有必要以不同尺度者替换设计,应事先取得工程师之认可。替换时,其总断面积应等于或大于原设计总断面积。
(4)所有钢筋应在常温下弯曲,非经工程师准许不得加热为之。如经工程师准许使用热弯时,应加热适宜,不得损及材质及强度,加热后之钢筋应在常温状态下自然冷却,不得使用冷水骤冷。
(5)钢筋有一部分已埋入混凝土者,其外露部分除经过工程师准许者外,不得再行弯曲时,应以不损伤混凝土之方法施工。
2)、钢筋排扎及组合
(1)钢筋于排扎及组合之前,应将其表面附着之灰尘、污泥、浮锈、油脂、油漆及其它有害物质去除干净,然后应按照设计图及施工图所示位置正确排扎及组立,务使钢筋排列整齐并固定不动。所有钢筋交叉点及相迭处应以黑铁丝绑扎牢固,以免浇置混凝土时移动变位。
(2)除围护桩或地下连续墙之钢筋笼及其它经过工程师准许之处外,钢筋结扎不得以焊接为之。如钢筋交叉点之间距不小于20cm,且确能保证钢筋无移动变位,经征得工程师之同意后,可间隔结扎。
3)、钢筋的弯曲及固定
.......
*******
钢筋应弯到设计图纸或构件明细表上表示的尺寸且不会损坏。除非获得监理单位的书面通知,所有弯曲应冷弯。屈服强度的高的钢筋不允许重复弯曲,低碳钢筋弯曲内径不应小于2.5 倍钢筋直径。所有截面弯曲及弯曲误差应符合国家规范。在搭接处弯曲,弯曲斜度比不应大于1:12。所有钢筋应用足够强度钢铁丝固定绑扎一起,且有足够的连接,以免在浇筑时移位,钢铁丝弯向内,有足够钢筋保护层。预制垫块应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小,且浇筑混凝土时不会翻动,由1:2 水泥浆造成。垫块尺寸应适合其放置的位置,类型应获得监理单位的允许,钢凳不应直接放在模板中,除非有防锈等合适的措施。
4)、钢筋保护
为正确保持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以工程师认可之水泥砂浆、金属制品,塑料制品或其它经核实可之材料将钢筋垫隔或固定于正确之位置,若构造物完成后混凝土将暴露于室外,则上述支垫距混凝土表面15mm 范围内必须为抗腐处理之材料。垫隔水泥砂浆块之强度至少须等于所浇置混凝土之强度。
5、钢筋工程的质量验收
1)在进行钢筋工程验收时,首先必须有合格的钢筋原材试验报告与钢筋焊接头的合格报告等质保资料。
2)钢筋的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3) 钢筋的间距及根数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不得漏筋、少筋。 4)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下表:
位置 保护层厚度 楼面梁 25mm 基础梁 30mm 楼面板 柱 15mm 基础 地下挡墙 30(50)mm 30(50)mm 40mm 4.5.2模板工程专项方案
1、模板的设计
1)结构柱子模板设计及施工
本工程柱模板均采用胶合板,沿模板竖向设置50×50方木,模板就位后用短钢管临时固定,柱子模板用柱箍加固,对拉螺栓加固,间距500㎜,当柱高大于3米时,下部加密且第一道离地400mm,间距300㎜。
异型柱模板:
工程的异型柱模板支设见示意图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