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史记选读》文言文复习精编+精练 管仲列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史记选读》文言文复习精编 管仲列传 ▌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文言文复习精编

管仲列传

《刺客列传》一文选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是《史记·管晏列传》中有关管仲的部分。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将再度加强对文言字词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考点 字音与字形

1. 颍(yǐng)上 2. 鲍(bào)

5. 齐桓(huán)公 6. 匡(kuāng)正

7. 仓廪(lǐn) 8. 少姬(jī)

3. 商贾(gǔ) 4. 不肖(xiào)

考点 重点实词

1.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 .2. 鲍叔知其贤:了解 .3. 常欺鲍叔:欺负 .4. 鲍叔终善遇之:对待 .5. 不以为言:把这种事对外说 ...6. 管仲事公子纠:侍奉 .7. 管仲囚焉:被囚禁 .8. 鲍叔遂进管仲:推荐 .9. 任政于齐:执政 ..10. 九合诸侯:会合 .11. 一/匡天下:完全/匡正 ..

12. 齐桓公以霸:称霸 .13. 尝与鲍叔贾:经商 .14. 分财利多自与:给自己 ..

15. 鲍叔不以我为贪:认为是 .16. 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做官/被 ..17.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贤能 .18. 吾尝三战三走:逃跑 .19. 邵忽死之:为……而死 .20. 与俗同好恶:平民百姓 .21. 仓廪实而知礼节:仓库 ..22. 上/服/度则六亲固:上位者/ ...遵循/礼法 23. 四维不张:纲纪 .24. 令顺民心:法令 .25. 因而予之:给 .26. 贵轻重:重视 .

27. 慎权/衡:秤砣/秤杆(引申义见..

“考点四·古今异义”) 28. 桓公实怒少姬:实际上 .29.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

责备/周王祭祀滤酒之物/向 30. 令燕修召公之政:恢复 .31. 桓公欲背曹沫之约:背弃 .32. 诸侯由是归齐:从此 ..33. 知与之为取:给 .

34. 管仲世所谓贤臣:认为是 ..35. 而不勉之至王:勉励 .36. 乃称霸哉:仅仅 .37. 将/顺其美:扶持/顺从 ..38. 匡/救其恶:纠正/制止 ..

考点 词类活用

(一)使动用法 1. 富国强兵:使…富/使…强 ..2. 管仲因而信之:使…守信用 .

(二)意动用法 1. 然孔子小之: .

以…为小,轻视

2. 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

下也:以…为羞/以…为耻

(三)名词作动词 齐桓公以霸:称霸 .

(四)名词作状语 1. 桓公北征山戎:向北 .2. 南袭蔡:向南 .

(五)形容词作名词 1. 将顺其美:美好的事 .2. 匡救其恶:不好的事 .

1 ▌《史记选读》文言文复习精编 管仲列传

考点 古今异义

1.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穷苦/困厄 ..2.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贤,没有才能 ..3. 以区区之齐在海滨。:小 ..

4.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发展/贸易 ..

5. 贵轻重,慎权衡:耻辱和荣誉的选择 ..6.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不知羞耻 ..

考点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2.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3.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

谋也。

4.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二)被动句

1.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2.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3. 管仲囚焉。 (三)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1.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

于天也。

2.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3.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2)宾语前置句 4. 岂管仲之谓乎?

5. 尝与鲍叔贾,分财力多自与。 (四)省略句

1. 不以(之)为言。 2. 齐桓公以(之)霸。 3. 管仲既任政相(于)齐

2

▌《史记选读》文言文复习精编 管仲列传 ▌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文言文复习精练

管仲列传

考法 课内文言阅读

阅读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要求。

管仲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交往 B.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多:嘉许,赞美 ..C. 若望仆不相师 望:期望,希望 D.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鄙:边境,边邑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②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

B. ①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C. ①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②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D. ①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

3. 下列文言句的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A.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 B. 贵轻重,慎权衡。

C. 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D.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4. 下列对文中词语及课本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上服度则六亲固。”“六亲”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亦泛

指亲族、亲戚。

B.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管仲,字仲,名夷吾。

3

4eqoy2izzi8mpoj7ocb09o8y29wt5t00z5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