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142-慕课、翻转课堂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探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慕课、翻转课堂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探索 1. 问题提出

1.1 课题界定

所谓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师生、生生间面对面的分享、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1]。

“翻转课堂” 成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 “林地公园” 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科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 (Jonathan Bergmann) 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最初为迟到和缺课学生制作了一些教学视频并上传到互联网上,他们要求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因此,翻转课堂首先在美国中学流行起来。2007年开始,美国大学课堂中逐步尝试翻转课堂改革,2011年开始我国各大学和中小学也开始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当前我国大学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翻转课堂的理念及一般特征、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研究等方面[1-4]。涉及的学科大部分集中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如: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大学生信息技术等课程[5-7],这一方面是因为教育技术学的老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方面有先发优势,另一方面是因为理工科知识点明确,其学科特点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

目前,翻转课堂在人文社科课程的应用还不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则更少。因为此类课程往往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上、情感上的沟通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视频就显得尤为关键,这类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在有关翻转课堂与传统的对比研究中,已有的大部分研究结果都支持翻转课堂要优于传统课堂,但也有部分研究显示翻转课堂未能达到预期效果[8-9]。另外,这些实证研究往往只是在实践上强调形式,即课前学生观看视频,课堂进行讨论和交流,并没有体会翻转课堂的真正含义,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内化知识。

在以往研究中,翻转课堂的视频来源多为教师自己制作。近年来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又名慕课),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MOOC提供的“名校+名师+名课”教育资源,为克服地方性院校普通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局限性,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1.3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因此,如何把慕课、翻转课堂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进行适合中国大学、特别是地方院校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我们研究思考的主要解决问题。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由于地方院校的教师、教学环境、学生及教学水平与重点大学都有一定距离,因此地方院校利用名校名师名课的慕课资源进行翻转课堂教育实践,对于提升这类学校的课程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积累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地方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

本研究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1)有利于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本项目能够促进教师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构的变化,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翻转课堂能力。翻转课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同时能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微课设计。

(3)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以及协作学习的能力。

(4)有利于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合作、组织、个人时间管理、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都有考察。这些经验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改革。

(5)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

2. 研究目标与内容

本研究拟达到的目标是:综合考虑地区、学校、学生和老师特点,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利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中教学视频的选择、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是研究的重点。

2.1 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地方院校本科生。

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切入点,探索慕课、翻转课堂与心理健康教育三者相融合的教学改革方法。

(1)选择合适的慕课教学视频

慕课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视频素材来源,研究的第一步就是为这两门课程选择合适的慕课教学视频。

(2)翻转课堂任课教师的培训 翻转课堂对任课教师的能力较高,因此需要对任课老师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我们希望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

(3)翻转课堂学生的培训

翻转课堂对参与学生的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在上课前对学生进行培训,我们希望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

(4)建设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平台

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需要有一个个性化的在线学习平台,我们希望摸索出一套完整的平台建设方案。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5)课堂活动的设计

翻转课堂的课堂活动阶段是保证翻转效果的关键,我们主要聚焦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和基于团队的学习(Team-BasedLearning, TBL)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上。

(6)教学评价方式的设计

仅仅依靠成就测验的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希望探索出一整套完整的覆盖学生合作、组织、个人时间管理、表达等多方面的教学评价方法。

(7)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比较

通过同一名教师对相同资质学生施行不同的教学方法(传统课堂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学生满意度等指标。

2.2创新之处

以往大学里的翻转课堂研究多聚焦于教育信息类课程,对人文社科类课程关注较少;利用的视频资源多为教师自己录制,缺乏系统性,水平也参差不齐,而名校名师名课的慕课资源,为翻转课堂提供了系统的高水平的视频资源。

因此,本研究拟依托名校名师名课的慕课资源,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这种探索是利用翻转课堂与慕课在人文社科课程中的一种创新尝试。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技术路线与实施步骤:

2015年5月—— 2015年7月,收集资料,进行文献综述,总结翻转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

2015年7月—— 2015年 9月,设计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翻转课堂具体实施方案;

2015年9月—— 2015年10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对实施方案进行修订;

2015年10月—— 2015年12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收集学生的课程满意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度、课程成绩等多方面的数据; 2016年1月—— 2016年3月,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016年3月—— 2016年6月,发表论文1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2016年7月—— 2016年9月,发表论文2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翻转课堂课程活动设计——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例;

2016年10月—— 2016年12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第二轮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收集学生的课程满意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度、课程成绩等多方面的数据; 2017年1月—— 2017年5月,收集整理数据,发表论文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教学效果实证研究;

2017年5月—— 2017年11月,项目结题收尾工作。

3.2 研究方法:

文献法:对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整理,掌握研究现状,收集不同类型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纵向和横向推进,并为后续部分的对策研究提供全面而有力的论据支持。

问卷调查法:编制调查问卷,在课程开始前收集学生对翻转课堂的需求、态度,在课程结束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及建议。

实验法:针对相同资质的学生,利用同一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比较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本研究拟进行两轮的教学实践,还可以比较两次教学效果的异同。 访谈法:通过个人及小组访谈的方式,收集学生和老师对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评价。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4ejnh67sa23bj0w6iip07zlrl1bk8m012w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