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预习目标:
1、了解孔子思想和《论语》。
2、借助注释和翻译疏通文意,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和句子。 3、借助相关文字材料,初步理解孔子“以礼治国”的政治思想。 4、完成三道思考题,深入了解师徒五人的治国理念。 预习方法:先自主预习,后小组合作探究
一、孔子与《论语》
1、关于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在政治上,反对暴政,主张仁政与“礼治”。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2、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是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被奉为儒家经典。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世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二、课文导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
1、先在缺主语的段落前补上主语,再给文章段落标上序号。
2、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和本导学案后面的译文疏通文意,标注难解的字词句。 3、通读全文至少两遍,读准字音,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四、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找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言志的内容和孔子分别评志的句子,完成下列表格。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请你认真研读曾皙说的话(第11段),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曾晳所述画面。他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他们的生活如何?(提示:可以展开合理想像,加入
具体做法 治国理念 孔子态度 叹 惜 环境描写的句子,再加上一些形容词,使句子生动形象。)
2、
3、孔子为什么要赞许曾皙呢?曾皙的志向与其他三人有何区别?
五、全文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
2
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不了解我啊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处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为人的道理。”
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着做些东西。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 ,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回答说:“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孩子,到沂水里洗去尘土,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
六、知识链接:
1、文中的四位学生:
(1)仲由:字子路,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当时约51岁。生性至孝,家境贫寒,常以野菜为食。仲由为孝敬父母,常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供养父母。仲由父母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