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word版)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良心出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2. 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的变化。

33. 月相成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2)日、地、月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4.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一个月相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35. 月相变化的规律:(牢记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月相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36. 日食与月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原因: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有一个5° 的左右的夹角。

37. 日食与月食 概念 三者的位置 发生时间 类 型 过程 持续时间 形成原因

38. 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孔对着地球的原因:月球的自转周期(或速度)与绕地球公转周期(或速度)是相同的。

39.太阳系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 水、金、地、火 太 八大行星 木、土 天、海 阳 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卫星:绕各大行星运转的天体 系 彗星: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向太阳,离太阳越近彗尾就越长 流星:降落到地面的叫陨星,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陨石。 第 页 共 15 页 农历时间 初一(朔日) 初七、初八 日、地、月位置关系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月在地以西 视觉形状 不可见 半圆。上半夜见于西部天空,月面朝西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半圆。下半夜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 十五、十六(望日)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居中 二十二、二十三 大致成直角,月球在地球以东 日食 月食 太阳表面全部和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月球表面全部和部分变暗的现象 月亮位于太阳、地球的中间 农历初一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黑) 亏损于西(右)面,复圆于东(左)面 几分钟 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中间 农历十五 月全食、月偏食(古铜色) 亏损于东(左)面,复圆于西(右)面 一般1-2小时 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11

40. 行星之最:

(1)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貌似月球 (2)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3)木星:体积最大的行星,有光环,最显著的特点:南半球有一个眼色鲜艳的大红斑 (4)土星:体积第二,质量最小的行星,卫星最多的行星,有光环 (5)金星: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太白金星、“启明星” “长庚星”

(6)火星:与地球最相似,被称为“红色星球”,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

41.土星的光环主要由小石块和小冰块组成。

42. 彗星是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大冰球。 43. 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6年。

44. 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45. 银河系的形状:侧视银河系像个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视银河系像一个大漩涡

46. 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人们看到的大多数天体属于恒星。

47 宇宙的结构层次:

河外星系

已知的宇宙 其他恒星世界 银河系 太阳 太阳系 地月系:地球、月球

其他七大行星和卫星等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知识要点

一、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第 页 共 15 页

12

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②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③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④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蒸发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具有制冷作用。

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③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二、分子运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分子又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扩散的原因,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的现象, 但在气体中扩散的最快. 分子的扩散快慢还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2、一切物体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①扩散:不同种类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空隙中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中有空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第 页 共 15 页

13

3、用分子观点解释:

蒸发是一种缓慢进行的的汽化现象,从分子运动角度看,蒸发实际上是处于 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离开液面的过程.

沸腾是从分子运动角度看,一方面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要离开液体,另一方面,液体内部气泡壁上 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

沸腾比蒸发剧烈得多的汽化现象,同时也认识到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注意点: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三、物质的溶解性

1. 物质在液体中的溶解_能力是有限的, 不同的物质其溶解能力强弱不同, 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由物质的_种类__决定的, 还会随_温度__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 蔗糖 , 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 熟石灰,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大如 食盐 。 3、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内部因素是 物质的种类 ,外界因素主要是 温度

气体(如二氧化碳)物质还有 与气压有关 ,气压越大,溶解性 越大 。 4、物质溶解时,有的温度会升高,如 氢氧化钠 有的温度会下降如 硝酸铵 有的温度变化不大如 食盐 。

5、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1、 温度 2、 是否搅拌 3、 颗粒大小

四、物质的酸碱性

1. 物质的酸碱性是物质的_特性__之一, 不同的物质酸碱性的__强弱___也不同. 用_石蕊试液__可以测定酸性_物质和___碱性_物质; 用_PH试纸__可以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PH值的范围是_0—14__, PH值越_小__, 物质的酸性越强; PH值越小, 物质的碱性_越弱_. 测定的方法是: 用洁净的_玻璃棒____蘸取被测的溶液,滴在___PH试纸____上,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标准比色卡____对照, 从最接近的颜色来确定被测溶液的___PH值_________.

2、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 中性 ;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 0 酸性 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 越弱 ,越接近 中性 。

3、常见的强酸性物质有 盐酸 硫酸 硝酸

常见的强碱性物质有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钡

常见的弱酸性物质有 醋酸 碳酸 果汁

常见的弱碱性物质有 氨水 小苏打 家用洗涤剂

举几个呈中性物质的例子 如 蒸馏水 酒精 食盐水

第 页 共 15 页

14

举一例说明酸性物质对生活的危害性 酸雨

举一例说明碱性物质在生活的利用 家用洗涤剂

五、物质的变化

1.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两种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 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

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

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 导电性 、 导热性 、 延展性 等) 3、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第 页 共 15 页 15

(完整word版)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良心出品)

32.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的变化。33.月相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2)日、地、月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34.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一个月相周期。这个周期平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e1xt6ud5a38gut0xsx29kcek7hlwh013x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