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多集新3号的选育和相关问题说明
徐超飞1 李华军1 李晓方1,2*
【摘 要】以第一个商业化的多基因型种群水稻品种多集新3号为例,从育种技术、种子生产和种子执法3个层面,澄清了人们对精准化多基因型种群品种所存在的一些疑惑问题,并分析了精准化多基因型种群育种对作物育种的价值和种业发展的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稻米【年(卷),期】2014(020)002【总页数】3
【关键词】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形态;种子生产;多集新3号
2002年李晓方申请了第一个种群品种育种的授权发明专利[1];2013年李晓方在国际植物育种杂志发表了第一篇多基因型精确群体品种“多集新3号”育种的论文[2];同年李晓方出版了《农作物多基因型种群育种及其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系统的论述了多基因型精确群体品种,即种群品种的育种理念、遗传学基础、技术路线和对种子产业的深远意义等[3]。2002年以来,李晓方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了多个发明专利,在美国、澳大利亚、欧亚、墨西哥和中国授权[4-9]。2012年李晓方等选育的第一个精确的多基因型种群品种多集新3号通过海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琼审稻2012024),目前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但因为目前生产上只有常规种和杂交种,精确化群体品种是一种新型品种形态,多基因型种群品种育种及其特性常受到学术界、种业界和种子执法部门的质疑,如种群育种技术能否普遍适用于其他作物,能否具备品种审定的“三性”(稳定性、遗传性和一致性)、能否精确控制和商业化等。下面笔者就以多集新3号为例,对多基因型精确种群品种可能存在的一些疑问进行说明。
1 多集新3号选育过程
多集新3号是由8个亲本聚合杂交,经强化选择选育而成。8个亲本聚合杂交过程如下:第1次两两杂交,形成4个F1代,然后分成2组,马上进行第2次杂交,形成2个F2群体,并在F2群体之间进行株对株的第3次杂交,完成杂交过程。2002年这种杂交技术在李晓方发明并授权的专利文件中公开发表 [1],2008年国际上把这种杂交称为MAGIC(Multi-parent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 Cross)杂交[10]。完成 3 次聚合杂交后,就对后代进行育种强化选择。强化选择的具体做法是:每个世代对选中的综合优良株系分成4份,同时在广州早季、晚季、湖北荆州中季和稻瘟病区进行强化选择,淘汰生态响应敏感、适应性不好和不抗病的株系。经过多年多点强化选择,在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好、生态响应不敏感(钝感)、适应性广的稳定株系多个,再根据每个株系的生育期、株型表现和外观品质相似性进行分类,按照比例组配精确的种群产品,并同时单独繁殖每个组分,对种群组分进行不同配比试验,寻出最佳搭配比例,形成可精确控制种子生产的种群产品。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