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有误,乙诗颔联描写的是草丛间的萤虫,虽有光亮,但它终究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呈球状,但那就是珍珠吗?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A.有误,甲诗的特点是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不是词藻华丽、含蓄委婉。
BCD.正确; 故选:A。 答案: (1)C。 (2)A。 译文: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你拿过我的酒杯斟满美酒同饮共醉,与你一起拿着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虽然你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不能出人头地也没有办法。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度光阴。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对待,但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 《放言五首》(其一)
白日真黑夜假谁去分辨,从古到今的事无尽无休。世人只是上了假圣人的当,去爱臧武仲那样的人,哪知道世间还有甯武子那样装呆作傻的人呢?萤火虫有光非真的火光,荷叶上的露水虽圆岂是真珠?倘不取燔柴大火和照乘明珠来作比较,又何从判定草萤非火,荷露非珠呢?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这首诗,对刘禹锡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无限感慨和不平。诗人说:你远在边远之地,过着寂寞的生活,满朝那么多官员,唯独你多次被贬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对待,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怨愤与对友人的同情溢于言表,见其直率与坦诚,亦见其与刘禹锡友情之深厚。
《放言五首》(其一)这首诗,通篇议论说理,却不使读者感到乏味。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阐明哲理,把抽象的议论,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了。而且八句四联之中,五次出现反问句,似疑实断,以问为答,不仅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且充满咄咄怪事的感叹。从头至尾,“何人”“底事”“但爱”“可知”“终非”“岂是”“不
取”“何殊”,连珠式的运用疑问、反诘、限制、否定等字眼,起伏跌宕,通篇跳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给读者以骨鲠在喉、一吐为快的感觉。 诗歌鉴赏“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关键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10.【答案】【小题1】C 【小题2】几乎 【小题3】讥笑 【小题4】随即
第11页,共14页
【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节奏的划分。“往来山南北十余日”的意思是:在山中南来北往地游览了十多天。“往来”是谓语动词,“山南北”是状语,“十余日”是补语。正确的划分是“往来山南北/十余日”。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我的眼睛几乎应接不暇。殆:几乎。
②句意为:随后我又讥笑自己刚才的言论有错误。哂:讥笑。 ③句意为:随即进入开元寺。旋:随即。
(3)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遂,于是;欲,想要。句意:于是下定决心(只是观看)不想作诗。 ②重点词有:是日,这天;以,把。句意:这天,有人把陈令举所作的《庐山记》寄给我。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可知,因为庐山的景色奇异秀丽,让初入庐山的苏东坡目不暇接,所以,下定决心只观看景,不作诗。据此回答第一问。结合“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可知,作者被庐山的优美景色所感染,诗兴大发,加之“主僧求诗”,据此可概括第二问的答案。 答案: (1)C
(2)①几乎 ②讥笑 ③随即
(3)①(我)于是下定决心(只是观看)不想作诗。
②这天,有人把陈令举所作的《庐山记》寄给我。
(4)第一问:刚入庐山的苏东坡被庐山奇异秀丽的景色所吸引,眼睛应接不暇,于是“发意”不作诗。第二问:随后他被庐山的优美景色所感染,再加上开元寺主持求诗,不知不觉又作起诗来。 参考译文:
我苏轼第一次进入庐山,看见山谷奇异秀丽,是平时没有见过的,我的眼睛几乎应接不暇,于是下定决心(只是观看)不想作诗。.不一会就听到山中僧侣和百姓说:“苏子瞻来了!”不知不觉地没有意识中作了一首绝句:“穿着草鞋拄着竹枝,挂着一百个钱在拐杖上到处游荡。可是奇怪深山老林,每个人都能认识我这个沦落的旧官吏。”随后我又讥笑自己刚才的言论有错误,于是又作了两首绝句:“青山就好像从来不相识,高傲的样子与我一点也不亲近。要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改年就是故人。”另一首诗说:“自从过去就一直想静静地欣赏,经常做梦神游在飘渺云彩之间。现在不是在做梦,真地来到了庐山。”
这一天,有人把陈令举所作的《庐山记》寄给我,我一边走一边读,看见其中有的地方提到徐凝、李白赞咏庐山瀑布的诗,不由觉得好笑。随即进入开元寺,开先寺的住持求我作诗,我就作了一首绝句:“玉帝让银河垂下来一股水流,自古以来只有像贬谪下凡神仙一样的李白所作的诗最好。飞流溅起水花不知有多少,何不给徐凝洗一洗他的臭诗。”
在山中南来北往地游览了十多天,我认为山中的名胜奇绝,多不胜数,择其最好的,要数漱玉亭、三峡桥,所以作了《庐山二胜》两首诗。最后与著名高僧常总老一起游览西林寺,又作了七绝诗一首《题西林石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所做的庐山诗,全部都在这里了。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12页,共14页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1.【答案】答案:
示例1:我选《艾青诗选》。从作品中我读出了诗人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阅读时,可以抓住重点意象进行精读,圈画出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情感,或者有感情地诵读,认真做好摘抄和批注,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歌,以“土地”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体现了他崇高的信仰。 示例2:我选《红星照耀中国》。从作品中我读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信仰。阅读时,可以结合序言,利用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篇章,如“强渡大渡河”和“过大草地”或者是“红小鬼”等部分,梳理相关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把握作者斯诺的观点和情感倾向。也可以摘录出重要的评价性语句进行批注阅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示例3:我选《西游记》。从作品中我读出了唐僧师徒四人披荆斩棘、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普度众生的信仰。阅读时,可以采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如作品中某些打斗的场面、写环境气氛的诗词、降妖伏魔的雷同情节可以跳读。体现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的情节需要精读。如“三调芭蕉扇”这一情节,圈画出一借芭蕉扇之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之间的对话进行精读,从对话中体会他们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从而感受他们为了信仰,勇于追求,为实现理想而敢于斗争,永不放弃的精神。
【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12.【答案】经历让我成长“妈,我想买个手机,你答应我吧!”我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说道。妈妈的脸色顿时由晴转阴,说:“期中考试你的数学考到95分以上我就给你买!”我不满道:“班上的同学都有手机,就我没有,多丢脸啊!”妈妈更生气了,大声说:“你总跟同学比这比那,怎么就不比比成绩呢?你要是把成绩提到全年级前十名,我立马买手机给你!”
讨手机无果反被骂,我两眼含着泪水,跑出了家门。
街道两边的松树上堆着雪,雪花一片一片地飘了下来,如柳絮般轻轻地飘落下来。跑出家门的我,没有戴上手套、帽子,也没有穿上棉鞋、羽绒服,脸很快就被冻成了红苹果。
不一会儿,我看见了一家卖热汤的店,心想终于可以喝点汤暖和暖和了。结果,我摸了一下口袋,里面没有钱,我只好坐在店外的石阶上,内心无助极了,眼泪再一次夺眶而出。有一瞬间,我竟害怕自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冻死在街上!我开始后悔自己冲动地跑出了家,心想:妈妈为什么还不来找我?
这时,一位推着垃圾车的老人停下了车,牵着自己的小孙子走过来,与我一同坐在台阶上。我赶紧擦干了眼泪,不想让老人看到我的窘态。
不过,老人还是看出了我的情绪不佳,他对我说:“孩子,看你这样,怕是自己跑出来的吧?”我略带敌意地回答道:“是啊!怎样?”其实,我是怕老人嘲笑我,才语气不善的。“为什么呢?”老人问我,脸上带着一丝关心。我见老人没嘲笑我的意思,便说道:“因为我妈不给我买手机。”老人说:“你看,我的孙子穿得很破,却不冷;吃得很差,却不饿。他知道,他爷爷奶奶没什么钱,只买得起这些,他懂得知足,所以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我惭愧地点了点头,突然,我在雪地上看到了妈妈的身影,她四处张望,看起来很焦急。我跑了过去,她看到我后,赶紧把手上的棉衣披到我身上。我笑着向那个素未谋面却用一席话让我顿悟的老人挥挥手。那一刻,我对他充满了感激,因为他在凄冷的大
第13页,共14页
街上给了我温暖。
我态度诚恳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闹着买手机了,再也不攀比了!” “好孩子,你长大了。”妈妈欣慰地说。
【解析】这道半作文题目,“经历让我 ”可自由发挥空间非常广。这个文题,适合写成以第一人称叙事的记叙文。走过十几年的人生岁月,同学们一定有值得回忆的岁月片段,值得时刻牢记;一定有值得感恩的人,时时不能忘怀;总有那几个关键节点,让你驻足思索。用笔记录下来,这也是人生的财富。人的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一路长大,我们会经历许多,涉及的主题非常丰富,比如亲情、师爱、友谊,比如团结、奋斗、勇敢,比如诚信、善良、正直。当然,也包含挫折、失败、悲观,以及虚伪、伤害、欺诈等主题。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从中精选一个。主旨一旦确定,有了明确的写作方向,下面的选材、构思就能有的放矢。另外特别注意的是,选择的素材不要贪多求全,只求一个深刻的,在人生历程中意义十分重大的即可。写作时必须注意要交代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在其中合理穿插议论和抒情,抒发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抒发自己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小作者以朴实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叙述自己的一次特别的经历:与妈妈争吵后离家出走,饥寒交迫中巧遇带着“知足”的孙子的老人,老人饱含暖意的一席话,让“我”明白:快乐不是得到很多,而是计较得很少。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告跟父母使性子的同龄人,攀比会伤父母心,虚荣会损进取心。文末的领悟深刻,让人读来深受启迪。
第14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