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裂果的五大原因!
裂果是一种在果蔬生产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是果实对内部生长与外界环境不协调作出反应而使果实表面出现开裂的生理现象。大多数果树都存在由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裂果现象,不同果树的果实裂果状况也不尽相同。普遍报道的易发生裂果的重要果树有葡萄、石榴、苹果、桃、油桃、樱桃、荔枝、梨、李、杏及一些柑橘类等。
裂果发生的时期多数在果实转色期或果实膨大期,有的则在生长早期,或在整个发育期都可出现。即使在同一天中,白天和夜晚裂果情况亦有差异。不同果树间果实的裂果率也有差异。
在阴雨季节,处于
转色期的藤稔葡萄非常容易裂果
尽管树种、品种、成熟时期、裂果发生的时期及程度不尽相同,但大多数果实的裂果常发生于果实迅速膨大期。这可能是由于此时期果实对外界自然环境及内部生理代谢的协调能力最弱,从而使果实开裂。
导致裂果的原因分析
作物裂果原因一: 品种问题
比如西瓜和甜瓜以及火龙果等一些皮薄皮脆的品种就容易裂果。这些品种一遇到下雨天容易多发尤其是冰雹天气最严重。还有如苹果、葡萄品种中,果皮薄、果肉脆的品种易裂,着色期根系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的品种易出现开裂;再有像贡柑、砂糖桔、南丰蜜桔、红江橙等,这些无核或少核品种均不抗裂,这些品种发生裂果的可能性较其他品种要高。像樱桃,果皮、结构较松、细胞间隙大的品种就比较容易裂果。例如红灯、大紫等这些早熟品种。
作物裂果原因二:
营养元素失衡造成裂果
比如果实生长期间磷、钾、钙的缺失对果实裂果影响最大,其原理是当一种或几种元素过量,而其他元素含量较低时,裂果就会增加。其中因钙缺乏、钾超量造成裂果现象比较常见。钙易缺乏因素中土壤水分的变化,对果皮中钙的吸收影响较大,干旱、淹水都可能引起水分胁迫,减少钙的吸收量,进而造成裂果。日常管理中我们会通过补钙避免裂果,这时候就需要知道果实吸收钙的最佳时间。果实一般吸收钙有3个最佳时间:第一次在落花后的20至30天左右,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此期可吸收全部钙的50%左右;第三次在采果前20至30天左右,此期吸收的钙可供明年春季果树生长对钙的需要。
作物裂果原因三: 天气因素
比如作物生长前期遇干旱,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遇频繁降雨,根系输送到果实的水分猛增,果肉细胞会快速膨大,而此时,果皮多已老化,果皮细胞因角质层的限制而膨大慢,就会出现果肉把果皮胀破的情况。因这种情况出现的裂果在苹果、桃、葡萄、枣、石榴上较为常见,若前期缺水,会影响幼果膨大,着色期如遇连续降雨或大水漫灌,都会引起大量裂果大发生。
作物裂果原因四: 自然因素
比如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出现的,果树树势弱、光照差、通风不良以及偏施氮肥的果园都容易发生裂果。施肥方面我们要注意在果实生长期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适当增加钙,硼及微量元素肥料的施量以满足果实生长发育所需肥料养分,注意:氮肥、钾肥不可过多,否则会影响植株对钙的吸收。
作物裂果原因五: 土壤因素
比如土壤排水不良、板结、透气性差、土壤酸化的果园裂果较多发。这时候我们就要注意改良土壤,多使用有机肥补充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透气性中和土壤酸碱度避免土壤过酸过碱。另外果园实行生草栽培也可改善果园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墒情,增加土壤有机质,实验结果表明:生草的果园土壤物理性状好,土壤疏松易碎,通气良好,透水性好,土壤结构稳定,更有利于蚯蚓的繁殖。因为蚯蚓数量的多少决定着土壤的健康程度。
作物裂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预防裂果发生的时候要全方位考虑,不能只考虑单一因素。其中,土壤和施肥管理比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