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tch Up建模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王养坤
【摘 要】摘 要:本文通过对 Sketch Up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的教学尝试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了将Sketch Up建模穿插运用于《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并较详细地介绍了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步骤与实施环节。 【期刊名称】四川建材 【年(卷),期】2010(036)004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空间;建模;楼梯;Sketch Up;测量;放线;切割
1 《房屋建筑学》教学中的难点
在《房屋建筑学》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个困惑一直没有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即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学生实况之间的矛盾。
当学生对制图已渐渐失去初始的新鲜感和兴趣之后,很难再要求其继续借助于图纸去进一步深入理解复杂的空间概念。而传统《房屋建筑学》课程实现空间概念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得到感性的理解之后,通过大作业的方式进行理性的领会。但实际结果是,这种方式的效率较低,有部分学生为应付作业而消极地机械重复制图课程里常用的“抄绘”过程,不仅不去理会空间概念,反而进入了消极的学习状态,这就远离了教学的本意。
这个难点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突出,由于他们毕业后主要活动在一线工地现场,所以,图纸与实际现场之间的关系才是关键。也就是说,从二维的平立剖的“面”到三维的“体”的施工过程,才是他们所关心的,而传统的制图训练,却始终无法超越“面”的界限。虽然,从理论上说,长期的“面”
的量的积累,最终即可达到“体”的质的飞跃,但,也许这个理论本身就只是一厢情愿,或者只适合于少数人。总之,这个难点所体现出来的,是一个普遍现象。
2 Sketch Up的优点及用于《房屋建筑学》教学的可行性
Sketch Up最初是由 AtLast Software开发的建筑设计辅助软件,正如“At Last(最终)”这个理念所体现的,这个软件紧扣“最终成果”,给建筑师提供了一个不断深入复杂空间进行理性构思的平台,并且可以快速形成草图方案,成果风格融合了铅笔画、钢笔淡彩、马克笔等的特殊的笔触和表现力。“深入构思,快速成图”是其最核心的优点。
Sketch Up的这两个重要优点恰好可以弥补《房屋建筑学》教学中的困惑。既可以达到深入理解复杂空间概念的教学目标,又可以使学生暂时摆脱传统的制图困境,快速完成作业,增强成就感,回归对图形这一工程语言的兴趣。 具体实践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以最短的时间掌握这一软件?最快地完成“学”的过程而进入“做”的状态。做为一个成熟的软件,完整的学习时间是不可能太短的。那么,有没有办法找到一种简单的技巧,即只需运用软件里面的少数几个工具来解决问题,避开完整学习的长久过程,这是教学尝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如果是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那就得把重点放在“施工”上面。
3 Sketch Up建模在楼梯章节中的教学尝试
选择楼梯这一章节,一方面是因为依据教学计划执行至此,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学生实况之间的矛盾突出地显露了出来,当然,另一方面,这也正是一个“趁热打铁”的时机。
3.1 教学准备
本章节的楼梯组成、类型与设计要求及现浇钢筋混泥土楼梯内容已讲授完毕,进入大作业辅导阶段,此时一部分学生仍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手工绘图,另一部分学生则主动加入 Sketch Up建模当中来。
教师上一节课已介绍Sketch Up软件的下载地址,目前可以下载到 Sketch Up被 Google(谷歌)收购后推出的免费版,不存在版权问题,而且随时可以下载到最新版本。并强调“只要会切菜,就会用Sketch Up建模”,实际上,这样强调后,部分学生已在课后先行下载并尝鲜试用了。
这节课,教师带同学们到计算机房,开始介绍和演示基本技巧:“测量、放线、切割、对齐”。之后,让同学们动手实践。 3.2 建模步骤
(1)测定楼梯间的开间、进深。设定“场景”单位为mm(F10-F10指快捷键参考设定,以下同),运用“矩形命令(D)”,在数值输入框输入开间进深尺寸,运用“偏移工具(Shift+F)”,外偏 1m并“删除(Del)”面,运用“绘线工具(F)”完成轴线绘制,最后“选择(Space空格键)”、并“成组(G)”。
(2)建立每一层体块。运用“矩形”、“偏移”及“推拉(B)”工具完成每一层的体块,并从上到下 “框选”使每层各自成组。分层技巧是 “推拉”时按住Ctrl键。
(3)测定平台标高,放线、切割、对齐完成平台轮廓。“隐藏(E)”第一层以外的各层,双击第一层进入编辑状态,运用复制线条技巧测定平台宽度尺寸,即“移动(V)”线条的同时按住 Ctrl键,在数值输入框中输入尺寸。运用“推拉”命令及对齐技巧完成平台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