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001 座位号匚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法学专业中国法制史试题
2006年7月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毎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 我国古代赎刑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 商朝 C.西周
D. 秦朝 商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A.神权法 B. 明德慎罚 C.义刑义杀
D. 法令由一统
3. 春秋时期叔向反对郑国铸刑书于鼎,铸刑鼎的人是(
A.赵鞅 B.叔向 C.邓驷遗
D.子产
4. 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
A.仆区法 B.法经 C.秦律
D,盗法
5.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并用的刑罚,叫做(
A.定杀 B.醯 )
C.枭首
D.具五刑
1
6.汉朝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此法律形式为(
A.律 C.科
7.清朝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A.秋审 C.热审
8.《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o
A.君上大权 C.总理
9.太平天国早期的革命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10.北京政府主管行政诉讼的司法机关是(
A.普通法院系统 C.特别法庭
B.令 D.比
)。
)。 B.春审 D,朝审
B.国会
D.臣民权利义务
)。
B.《十款天条》 D.《太平刑律》
)。 B.兼理司法法院
. 費 分 评.卷入一
D.平政院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是( )。
A.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 C. 行刑,重其轻者 D. 法令由一统
2. 以下属于秦朝的作刑(徒刑)的是(
A.城旦 C,司寇
3. 汉律六十篇包括(
A.九章律 C,朝律
)o
B,越宫律 D.傍章律
)? B.鬼薪 D.罚作
2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内容的主要发展表现在( )A.八议入律 B.官当入律 。
C,确立重罪十条
D.准五服以制罪
5.唐朝初年立法指导思想可以归纳为三点,即(
)。
A,礼刑并用 B,法令简约 C.宽仁慎刑 D.春秋决狱
6.唐朝的立法形式有(
)。
A.律 B.令 C.格
D.式
7.明《大诰》包括(
)。
A.《御制大诰》 B.《御制大诰续编》 C.《御制大诰三编》 D.《御制大诰武臣》
8.明清时期中央司法机关是(
)
A.大理寺 B.刑部 C.督察院 D,御史台
9.《大清新刑律》所规定的主刑除了死刑外,还有(
)。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 C.拘役
D.罚金
10.《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特点是
)0
(
A.基本釆用总统制共和政体 B,实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 C.采取一院制的议会制体制
D.规定了修改大纲的严格程序
得分评卷人 ---------------三、填空题(毎空2分,共10分)
1. 西周初期的土地王有,诸侯不得买卖、处分被分封的土地,这种土地制度叫做
2. 秦国在秦孝公时,商鞅以《 》为蓝本,改法为律。
3. 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法典是 。 4. 中华法系解体的开端是
。
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组织方面具体化的表现是实行\
”原
则。
3
得分 评卷人 2. 六礼 3. 禁榷制度 4. 龙凤合挥
得分 评卷人 4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
分) 1.
奴隶制五刑
五、问答题(毎小题10分,共30分)
I. 邓析作竹刑。
9 “4-亚,, J、 I JE* 0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