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北大】胡适藏书及其分流
本月 19 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大学 图书馆联合主办的 '胡适与北大 '专题展览将在北京大学图书 馆东门展厅开展,并将展示部分胡适先生捐赠的图书。本文 介绍了胡适先生藏书及其流布的情况。
胡适先生藏书胡适藏书和日记、书信等资料不仅是研究胡适 学术思想的宝贵资料,也是研究胡适周围的学者名人,乃至 整个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资料。由于胡适一生注重图 书的收藏,接受赠书丰富,同时又非常注意保存个人日记、 手稿和往来书信等资料,因此他留给后人的文献和研究资料 是非常宏富的。在胡适的众多手稿、书信和藏书中,他当年 留在大陆的部分最为丰富,其辗转流传也最为引人注目。胡 适 1938 年至 1941 年任驻美大使期间,虽自认为“受逼上梁 山”,以致于“只得牺牲一两年的学术生涯”,却仍在极为艰难 的条件下坚持学习与阅读。在胡适 1941 年的一帧旧照中, 他立于书橱前,随手将四册线装书搁在一张沙发的靠背之上, 正在翻阅其中的一本。从其身后书橱中大量横置摆放的线装 书来看,款式划一,皆于书根上印有书名,应当就是当年那 部蜚声海内、学者必备的《四部丛刊》 。所谓“四部”,即按我 国传统分类法,将所有的书分成经、史、子、集四大门类,
丛刊”即今天通常所说的丛书。说得具体些, 《四部丛刊》
是
集中各方面必读书、 必备书的小型 《四库全书》 。从
1922
年起,到抗战爆发为止, 《四部丛刊》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编 辑,共出了初编、续编、三编,实共 502 种,分装成 3000 余册,可以说是 20 世纪我国新出的规模最大的丛书。从胡 适书橱 3 大排均齐整配置此部丛书的情况来看,每排有 10 叠丛书, 共达 30 叠之多。以每叠平均 册来做大致估算, 也至少有 6000 册的巨量了。 这多出来的另外2000 余册,应
是《四部备要》。《四部备要》,由中华书局 1920 -1936 年陆 续编辑排印。这部丛书收书 336 种,依经、史、子、集四部 分类,共 5 集,收经部书 54 种,史部书 74 种,子部书 79
种,集部书 140 种;全套丛书达到了 11305 万卷,分订为
2500 册。这部丛书性质和《四部丛刊》相仿,但《四部丛
刊》着力于选择宋、元、明三代善本珍本影印,而《四部备 要》则更偏重于实用——铅字排印较有代表性的各类校本、 注本,可以说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的常备书籍。 1941 年
胡适先生在出任驻美大使期间于书房阅读材
四部丛刊》与《四部备要》在经、史、子、集“四部”择精
备要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自己的编选特色,在“史部”中 各自形成了“百衲本
四史”两大版本。
但对于对中国史学有特别深入研究的胡适而言,他的书橱中 还特意增加了当时最新的“史部”整理丛书——开明版《二
五史》。所谓开明版《 五史》 ,是指开明书店于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