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规定与要求
一、防排烟系统在防灾救灾中起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很多重特大火灾事故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主要是火灾现场中的浓烟与烈焰。两者之间更为危害的还是浓烟。浓烟给火灾现场受困人员向外逃生增添了很多艰难险阻,乌黑的浓烟使人视线不清,找不到逃生之路,呼吸困难,吸入浓烟还会中毒,甚至窒息死亡,逃不出火场。另外,浓烟还给进入火场进行救援的人员增加障碍,使人看不见前进道路,行动延缓,搜救目标看不见,错过了很多救人的时间和机会。有时甚至救人未成,反而被烟火所困,危及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造成火灾现场人员逃生难,救援人员救灾难的两难现象。例如:2003年2月18日国大邱市地铁火灾,火灾发生后,车站电力照明设备立即自动断电,没有事故照明灯光,更有毒气浓烟弥漫,浓烟排不出去,地铁站漆黑一片,车上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救援人员因有毒气浓烟威胁,一时难以接近现场救人,造成140人死亡,99人失踪,130人受伤。又如,2004年8月1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市的“Ycuo Bolanos”多层超市火灾,火灾发生后熊熊大火和滚滚浓烟几分钟席卷了整个超市,因为没有机械排烟系统排烟,救援人员难以开展有效的救人和救火工作,被烟火围困人员无法逃生,造成464人死亡,520人受伤。这两起特大伤亡的火灾事故足以说明火灾浓烟的危害性,更说明了机械排烟系统的重要性。如果这两起火灾的建筑和车上装设了机械排烟系统,且系统启动运作正常的话,及时启动自动排烟风机,把有毒气体和浓烟排走,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事故。很多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交通隧道、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惨重教训,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设计安装好防排烟系统和确保系统的性能长期良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火灾事实告诉我们防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时
.资料. . .
. . ..
能有效地控制烟气的蔓延;且排烟迅速及时,对救人、救灾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关系到救灾救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消防设施,必须要设计安装好,维护保养好,保证使用期长期的性能良好状态。
今天,我给大家讲防排烟系统,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防排烟系统。 按建规要求在建筑中必须设置的所有防烟设施组成的系统叫防烟系统。(如图)
按建规要求在建筑中必须设置的所有排烟设施组成的系统叫排烟系统。(如图)
防烟系统的作用是——
建筑一旦发生烟火灾情能有效地把烟气控制在划定的防烟区域围,不让它扩大蔓延到其它区域,减少建筑大面积的受害,能减少救人救灾的难度。
排烟系统的作用是——
建筑一旦发生烟火灾情,能迅速启动,及时地把烟气排出建筑外,使疏散人员、救灾人员不被烟火所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救人救火创造有利的条件。
防烟设施分为二种形式: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排烟设施分为二种形式:机械排烟设施;
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二、防排烟系统的规要求和标准
1、国家《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明确一、二类高层建筑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1) 长度超过20米的走道;
(2)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易燃物较多的房间”; (3)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资料. . .
. . ..
2、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1) 不具备自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3)封闭避难层(间)。
3、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少于2.00㎡;
合用前室不应少于3.00㎡;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少于2.00㎡; (3)长度不超过60m的走道可开启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2%; (4)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
中庭地面积的5%。
4、下列部位可不设防烟设施: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可不设防烟设施。
5、排烟窗设置在什么位置?
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6、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
(2)采用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管时不应大于15 m/s; (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 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 m/s。
7、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或按下列表规定确定:
系统负担层数 〈20层 20层~32层 加压送风量m3/h 25000~30000 35000~40000 .资料. . .
. . ..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量
系统负担层数 〈20层 〈20层 20层~32层 20层~32层 送风部位 防烟楼梯间 合用前室 防烟楼梯间 合用前室 加压送风量m3/h 16000~20000 12000~16000 20000~25000 18000~22000 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送风量
系统负担层数 〈20层 20层~32层 加压送风量m3/h 22000~27000 28000~32000 上述按开启2m×1.6m的双扇门确定,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1.75系数计算。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0 m/s。
8、不同的建筑设置形式,按下列要求来计算设置:
(1) 层数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2)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
口应分别设置。
(3)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净面积每平方
米不少于30m3/h计算。
(4)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
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之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9、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其余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防烟楼梯间为50Pa;
.资料. . .
. . ..
(2)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 Pa。
10、送风口的设置要求:
(1) 楼梯间宜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 (2)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
11、风机的选择要求:
可采用轴流风机或中低压离心风机,风机应根据供电条件、风量分配均衡、新风入口不受火、烟威胁等因素确定设置位置。
12、一、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1) 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米的走道或虽有直接通风,但长度
超过60m的走道。
(2)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固
定窗的房间。
(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
(4)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
㎡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3、排烟风机的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
时,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少于60 m3/h计算(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应不少于7200m3/h。
(2)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
米不少于120 m3/h计算。
(3)中庭体积少于17000㎡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
中庭体积大于17000㎡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 m3/h。
(4)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
.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