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整理.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以及答案
一. 单选. (共 20 小题,40 分)
1. 下列选项中,可提起行政诉讼的行为是( )。
A .房屋产权登记 B .对公务员的奖惩 C .政府规章的适用 D .劳动争议的仲裁
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2 得分:2
2. 以监督是否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为标准,行政法制监督分为国家机关的监督和( )。
A .舆论监督 B .公民监督 C .公务员监督 D .社会监督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D
分数:2 得分:2
3. 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 )。
A .3个月 B .6个月 C .1年 D .3年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2 得分:2
4. 行政机关根据其决策和负责体制,分为首长制行政机关和( ).
A .合议制行政机关 B .分权制行政机关 C .阁制行政机关 D .委员制行政机关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D
分数:2 得分:2
5. 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 )。
A .自行决定收费
B .与当事人协商决定收费 C .根据成本收费 D .不得收费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D
分数:2 得分:2
6. 下列人员中,可以被录用为公务员的是( )。
A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B .曾因违纪受过行政处罚的 C .曾被开除公职的 D .没有中国国籍的
学生答案: B
正确答案: B
分数:2 得分:2
7. 某经某市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后修建了一座高楼并严重影响了某的通风条件。某属于该行政许可行为的( )。
A .第三人 B .行政相对人 C .鉴证人 D .利害关系人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D
分数:2 得分:2
8. 有权撤销国务院行政法规的主体是( )
A .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 .国家主席 D .最高人民法院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学生答案: B
正确答案: B
分数:2 得分:2
9. 某对A省B市国税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复议机关是( )。
A .市人民政府 B .市国税局 C .省人民政府 D .省国税局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D
分数:2 得分:2
10. 对行政诉讼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限为( )。
A .10日 B .15日 C .30日 D .60日
学生答案: B
正确答案: B
分数:2 得分:2
11. 某因组织聚众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5日。某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限应自获得人身自由之日起的( )。
A .15日 B .一个月 C .两个月 D .三个月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D
分数:2 得分:2
12.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为罚的是( )。
A .吊销许可证 B .行政拘留 C .劳动教养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D .没收非法财物
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2 得分:2
13. 《行政许可法》规定,统一办理行政许可的时间不得超过( )。
A .5日 B .20日 C .45日 D .60日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2 得分:2
14. 行政主体对到期不履行义务的行政相对人加收滞纳金的行为属于( )。
A .对财产的行政强制执行 B .对人身的行政强制执行 C .代执行 D .行政调查
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2 得分:2
15. 某市政府决定关闭一影响市容环境的屠宰场,并给予受到损失的业主以相应的经济补偿。市政府的这一行为体现了行政许可的
A .合法性原则 B .合理性原则 C .比例原则 D .信赖保护原则
学生答案: D
正确答案: D
分数:2 得分:2
16. 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的主体是( )。
A .人民法院 B .审判委员会 .学习帮手.
.专业整理.
C .行政审判庭 D .合议庭
学生答案: A
正确答案: A
分数:2 得分:2
17.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 .《中华人民国立法法》(全国人大制定)
B .《中华人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C .《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制定)
D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制定)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2 得分:2
18. 下列选项中,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行政诉讼的是( )。
A .某罚款行政处罚决定中行政相对人某的妻子 B .某罚款行政处罚决定中行政相对人某股份制企业
C .某罚款行政处罚决定中行政相对人某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 D .某罚款行政处罚决定中行政相对人某股份制企业的法人代表
学生答案: B
正确答案: B
分数:2 得分:2
19. 行政复议机关认为被申请人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错误的,应作出( )。
A .维持决定 B .确认决定 C .撤销决定 D .履行决定
学生答案: C
正确答案: C
分数:2 得分:2
20.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 )。
A .少于两人 .学习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