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实施 D.准备
2.政策执行的特征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BC ) A.“接受”观点 B.“服从”观点 C.“务实”观点 D.“利益”观点 3.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缺点是(ABCD )。
A.过度重视高级官员的目标和能力,忽视其他执行机构的影响 B.当某些公共政策没有适用的法律规章,而是由多元的政府机关或法令规章共同执行时就很难适用。
C.容易低估基层官员和一些利益集团采取各种对抗措施影响政策执行的可能性。
D. 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严格区分是无意义的。 4.以下属于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是( CD )。
A.政策执行循环模型 B. 政策执行博弈模型 C. 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 D.支持联盟框架 5.以下属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是(AB )。
A.政策执行循环模型 B. 政策执行博弈模型 C.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D.政策执行系统模型 三、判断题
1、美国公共政策专家保罗·A·萨巴蒂尔指出政策执行研究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 )
答案:√
2、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被视为对某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答案:√
3、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地位,认为只有了解组织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理解所要执行的政策以及它在执行中是如何被调整和塑造的。( )
答案:√
4、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 答案:×
5、因果理论将政策看做一种假设,将政策执行看做引导人们到达目的地的地图,关心政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
答案:√
6、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属于自上而下政策执行研究。( ) 答案:×
第九章 公共政策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 )所进行的研究。 A. 政策实施效果 B.公共政策全过程 C.政策方案 D.公共政策执行
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 评估调查 B.评估实施 C.评估执行 D.评估完成 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 A)
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完成
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 ) A. 公共政策评估计划 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 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D.公共政策评估报告 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 B ) A. 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经济效益判断 D.社会效益判断 6.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 A )
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 D.保护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 )的整合性评估。
A. 环境发展 B.社会公平 C.事实层面 D.价值层面内容
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 ABCD )
A. 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 C.政治可行性 D.行政操作可行性
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 BCD )。
A. 政策制定 B.政策补充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止
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 ABC ) 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 C.评估总结 D.评估计划 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BD ) A. 采集评估信息 B.分析评估信息 C.落实评估资源 D.得出评估结论 三、判断题
1、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
答案:×
2、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 答案:√
3、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 )
答案:√
4、政策影响是指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 )
答案:×
5、政策产出可以等同于政策效果。( ) 答案:×
6、公共政策评估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但很难找到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 )
答案:×
第十章 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 B )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A.经济学分析法 B.利益主体分析法 C.伦理学分析法 D.政治学分析法 2.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 A )。 A.利益 B.金钱 C.社会地位 D.名誉
3.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 A )。 A.资源 B.土地 C.利益纠纷 D.权力 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 )
A.伟大人物的推动 B.生产关系 C.战争 D.生产力 5.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詹姆斯·布坎南 B.图洛克 C.诺斯 D.霍布斯 6.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 A
)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