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第五中学_一_年级__历史_学科集体备课
教案
第7次教案
课 题 主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 型 教学目标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向成龙 ______班第_____周星期_______第_______节课 ______班第_____周星期_______第_______节课 新授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讲解、教 具 讲述法 审核人 课时数 4 高一历史组 无 知 识 与 技 能 过 程 与 方 法 识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时间及其影响||。理解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说明工业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的能力||。 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及对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机遇与挑战||。 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含学法指导内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二次 备课 教 学 内 容 学案7: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1页/共10页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个中心:英国||。 二个标志:以“珍妮机”开始||,以机器制造机器完成||。 三个领域:纺织、动力、交通运输||。 四大影响: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社会关系、世界市场||。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发生 1、圈地运动||,也叫英国的农业革命 材料一: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材料二: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圈地运动使成千上万的农民丧失生产资料||,被出卖自己的劳动||,提供了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大量自由第2页/共10页
雇佣劳动者||。到19世纪初||,自耕农作为一个阶级不复存在||,土地贵族和租地农场主积极投资农业||,规划土地||,改进耕作方法||,采用农业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率和数量大大提高||。18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使农村的土地关系、经济结构和生产技术都发生重大的变革||,不仅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和农产品||,而且扩大了国内市场||。 ——李其荣主编《世界历史.近代卷》 合作探究一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圈地运动的影响||。 圈地运动的影响: 1、是导致土地的高度集中||,使农业直接生产者(农民)与生产资料(土地)分离||。 2、圈地运动使英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向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 3、圈地运动改变了农村的阶级关系||。 4、在经过圈占的资本主义农场上||,使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粮食产量比封建农业生产提高了三四倍||。 5、造成英国自耕农消失||,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劳动力条件||。 6、圈地运动有助于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7、引起了阶级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新贵族(圈占土地后或自己经营或出租他人经营的贵族;在农村雇工经营农场或牧场的商人、富农||,他们或者被赠送||,或者购买了贵族爵位)和农业工人 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和新贵族( 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的贵族、商人、富农等)||,随着他们经济力量的壮大||,他们要当权||,要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8、引起了经营方式的变化:领主剥削封建地租→领主将土地出租给资本家或自主经营 总之||,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劳动力、国内市场、资本||。 2、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合作探究二】:根据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材料一 :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从16世纪开始||,第3页/共10页
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扩大||,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恐怕供不应求了||。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下) 材料四: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 材料五:在英国革命的动乱和流血后||,科学家们为了避免政治和宗教的纠纷而埋头于自然科学||,特别是实验科学的研究||。……1666年||,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李其荣主编《世界历史.近代卷》 材料六: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全国各地区距离海岸线都不远||,各地的工业原料和产品可以通过海道运往别的地区……英吉利海峡是不列颠的防御工事||,岛国的地理条件能使他免受欧洲其他国家的进攻、占领和破坏||,可以悠然自得的发展本国经济||。……在英国||,行会制度比较淡薄||,所以商品生产的自由竞争可以更顺利的发展||。 ——李其荣主编《世界历史.近代卷》 原因: (1)政治前提: 政治:18世纪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经济原因: ①市场: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和掠夺拓展了广阔的海内外市场||。(根本原因) ②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圈地运动积累了丰厚的资本||。 ③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破产||,提供大量廉价自由劳动力||。 ④原料:圈地运动、殖民掠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⑤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 技术||。 (3)社会原因:宗教上:拥有相对宽松的宗教政策||,新教徒富有创新精神||。 (4)理论基础:理论:自然科学的进程和成就||,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5)独特优势:①地理位置独特||,远离欧洲大陆免遭战乱破坏||,同时便于发展海上交通; ②行会制度淡薄||,商品可以自由竞争||。 第4页/共10页
3、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纺纱机”||。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业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阅读教材导言||,了解飞梭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必然会对纺纱的技术提高提出要求||。飞梭不是真正的机器||,第一台真正的机器是珍妮机||。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机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年份 1765① 1769 1779 1785 内容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特点 细而易断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效率提高40倍 发明人 哈格里夫斯 阿克莱特 克隆普顿 卡特莱特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 【新课延伸】:为什么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 ①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②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工具与机器的区别: ①工具:一般是指人从事劳动、生产所使用的器具||,它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如剪刀、斧头||。 ②机器:一般是由三部分组成||,即工具机(或作业机)、传动机和动力机组合而成||。 (2)工业生产的变化:后来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3)工业革命的关键: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动力技术的革新)||。 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当时||,在机械化装置多使用水力和风力||,这制约了机器生产进一步的发展||。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新的动力||。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1785年投入使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P31《使用蒸汽机的工厂》图)||。 【自主探究】:为什么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问世后||,在1785年投入工厂使用||,引起了很大轰动||,很快在不同的工厂使用||。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最重要的发明||,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人类第一次有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等自然力之外的动力||,它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小||,提供的动力比较强大||,大大便利了机器的使用和推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因此||,人们也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称为“蒸第5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