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理综全国2答案 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C
【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答案】B
【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 输出(散失);B错误。 5.【答案】D
6.【答案】A
【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A正确。 29.【答案】(1)X基因、Y基因 (2分) 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3分) (2)A(2分)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乙烯的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它合理也给分) B(2分)
30.【答案】(1)下丘脑 (1分) 垂体(1分)
(2)细胞代谢(2分) 发育和功能(2分)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1分) (3)高效(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能促进细胞代谢活动,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的细胞。
(3)激素作用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只能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完美整理
Word格式
31.【答案】(1)2.2头/km(2分) 2头/km(2分)
(2)乙种动物以甲种动物为食,丙种动物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加(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大于(1分)
222
【解析】(1)550头/250km=2.2头/km,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度最快,即:(1000头/2)/250km=2
2
头/km;
(2)由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分析可知,当丙种动物增多时,捕食的乙种动物增多,导致乙种动物数量下降,乙种动物数量下降,捕食的甲种植物减少,导致甲种植物数量增多。
(3)依据能量传递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可推知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32.【答案】(1)不能(1分)
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给女儿的A是来自外祖父还是外祖母。(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祖母(2分)
AA
该女孩的一个X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来一定来自于祖母(3分) 不能(1分)
22
39.【答案】(1)β—胡罗卜素 维生素A 夜盲症 非挥发性 (每空2分) (2)需要(2分)
(3)乙酸乙酯(2分) 萃取胡罗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3分) 【解析】(1)胡萝卜中含有的主要是β—胡罗卜素,β—胡罗卜素可在人体内可转变成维生素A。夜盲症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导致。胡罗卜素没有挥发性。
(3)作为萃取胡罗卜素的萃取剂要有较高的沸点、能充分溶解胡罗卜素且与水不混溶。胡罗卜素虽可溶于乙醇,但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萃取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能用乙醇做萃取剂。 40.【答案】(1)氨基酸序列(或结构)(1分) (2)P P1DNA和RNA
DNA→RNA、RNA→DNA、RNA→蛋白质(或转录、逆转录、翻译) (3)设计蛋白质结构 推测氨基酸序列 功能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改造蛋白质的功能,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实现。
(2)依据蛋白质工程的定义及题中信息可知获得P1基因的途径有修饰现有(P)基因或合成新(P1)基因。中心法则的全部内容包括:DNA的复制、RNA的复制、转录、逆转录和翻译。
(3)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通过蛋白质工程合成的蛋白质还需要进行生物活性的鉴定即功能鉴定,看是否达到人们的需求。
化学部分
7.【答案】C
完美整理
Word格式
考点:考查干燥剂的有关判断 8.【答案】A
考点:考查酯类化合物性质及分子式判断 9.【答案】B
考点:考查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0.【答案】C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 1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这说明该有机物是羧酸,即分子组成
为C4H9—COOH,丁基有4种,所以有机物有4种,答案选B。
完美整理
Word格式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判断 12.【答案】C
1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盐酸首先中和氢氧化钠,A错误;B、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得不到气体,B错误;C、
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是过量的,因此不可能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C错误;D、草酸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2+
26.【答案】(1)MnO2+e+H=MnOOH;Zn+2MnO2+2H=Zn+2MnOOH (2)0.05g
(3)加热浓缩、冷却结晶;铁粉、MnOOH;在空气中加热;碳粉转变为CO2,MnOOH氧化为MnO2 (4)3+2+2+
Fe;2.7;6;Zn和Fe分离不开;Fe(OH)2和Zn(OH)2的Ksp相近 【解析】试题分析:(1)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锌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2+—+
Zn—2e=Zn。中间是碳棒,碳棒中正极,二氧化锰得到电子,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MnO2+e+H=
+2+
MnOOH,总反应式为Zn+2MnO2+2H=Zn+2MnOOH。
(2)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电池工作五分钟,则通过的电量是150,因此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150=1554?10?3mol,锌在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则理论消耗Zn的质量是 965000.001554mol?65g/mol=0.05g。
2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
完美整理
Word格式
27.【答案】(1)—99;+41 (2)K?c(CH3OH);a;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应随温度升
c(CO)?c2(H2)高变 小;
(3)减小;升高温度时,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向左移动,使得体系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又产生CO的量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使CO的转化率降低;P3>P2>P1;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
的量不受压强影响,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所以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P3>P2>P1。 考点:考查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应用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 28.【答案】(1) 2:1 (2)①NH4Cl+2HCl
-
+
-
电解 3H2↑+NCl3 ②Cl、OH③c
——
(3)①2ClO2+10I+8H=2Cl+5I2+4H2O ②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的逸出) ③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④0.02700 (4)d
完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