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15N标记的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B.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7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8个DNA分子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减少 B.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3.2017年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H7N9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H7N9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下列关于H7N9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H7N9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其不具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C.H7N9病毒能单独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D.H7N9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4.如图所示为细胞的亚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
述,错误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B.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细胞间的识别都与①有关 C.a和b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D.图中②和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不易扩散和转移 C.醋酸杆菌没有线粒体,因而能进行有氧呼吸
D.发育中的蝌蚪其尾部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不是细胞坏死
6.某家鼠的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黑色,其余情况下均为白色,且基因B、b只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纯合白色雌鼠与一只纯合白色雄鼠交配,F1全为黑色。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中雌雄鼠所产生的配子含有的基因可能相同 B.F1中黑色雌雄鼠产生含XB配子的概率相同 C.F1中黑色雌雄鼠交配,F2雌鼠中黑色纯合个体占1/4 D.F1中黑色雌雄鼠交配,F2雄鼠中白色个体占5/8 7.水泥和玻璃工业的共同原料是下列物质中的 A.黏土 B.石灰石 C.石英砂 D.纯碱 8.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稀硫酸与乙醇混合液共热控制在170℃制乙烯气体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
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量MnO2与40 mL 10 mol·L-1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氯气分子数为0.1NA
B.常温下,224 mL H2O中所含氢氧键的数目约为0.02NA C.0.1mol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A
D.常温下,1 L pH=11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0.001NA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X、Y、Z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X、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性质相似
B.Y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都能产生气体 C.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X<Y<Z
D.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苯既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有机物
的消去产物有两种
Y Z X C.可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四氯化碳和乙酸
D.制取聚氯乙烯单体的最合理的方法是乙烯与HCl进行加成反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S-的水解方程式为:HS-+ H2OB.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H3O++S2-
c?CH3COOH?cCH3COO???的值减小
C.将pH =4的盐酸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D.100℃时,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 mol·L-1
13.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1、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刻前,A1片的电极反2A1-6e-+3H2O===A12O3+6H+
B.t1时,因A1在浓硝酸中钝化,氧化膜阻碍了A1继续反应 C.t1之后,负极Cu失电子,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D.烧杯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O2+2OH-=2NO3-+H2O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15.甲、乙两车在一平直路面的两平行车道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d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t0内,两车的间距先增加后减少 B.t=t0时,乙车可能还处于甲车后方 C.0~t0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t=t0时,乙车加速度与甲车的加速度相等
16.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500匝,副线圈匝数n2?100匝,原线圈中接一交变电源,交变电电压u?2202sin100?t(V)。副线圈中接一电动机,电阻为11?,电流表2示数为1A。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则( )
A.此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B.电压表示数为2202V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8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