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查看MAC地址转发表,理解交换机基于地址表的工作工程,掌握添加静态MAC地址的方法;
2.通过观察生成树状态,分析生成树协议的工作过程; 3.掌握静态VLAN配置,理解VLAN工作原理。
二. 实验所需设备及材料
计算机1台,安装Packet Tracer 软件。
三. 实验环境及内容
1.利用1台交换机(在Packet Tracer里交换机使用2960,),若干主机搭建网络拓扑环境(参见实验指导书p125图5.5),参考实验指导书5.2.3节,完成交换机MAC地址转发表的管理;
2.利用2台交换机,若干主机搭建网络拓扑环境(参见实验指导教材p131图5.10),参考实验指导书5.3.3节,观察构成物理回路前后生成树的变化,指出根网桥、指派端口、非指派端口、根端口,分析生成树协议的工作过程;
3.利用1台交换机,若干主机搭建网络拓扑环境(参见实验指导教材p170图7.3),参考实验指导书7.1.4节,完成创建VLAN、为VLAN添加成员端口,测试VLAN划分效果,改变VLAN的成员端口。
4.选做内容:利用2台交换机,若干主机搭建网络拓扑环境(参见实验指导教材p179图7.7),参考实验指导书7.2.2节,完成VLAN中继的配置。
四.实验过程
1. 管理MAC地址转发表 1.连接网络拓扑结构
2.分别设置两个PC机的IP地址。 PC0:
PC1:
. . . w
. .. . .
3.在未发生通信前,查看交换机MAC地址为空。
4.PC0向PC1互相发送”ping”命令,然后查看MAC地址。 此时的交换机MAC地址转发表。
5.向MAC地址中添加静态地址表,把PC2的MAC地址绑定到Fa0/3端口
再在PC0向PC1发送“ping“命令,超时的原因是目的地址为00e0.a3dc.7482的帧全部被转发到Fa0/3端口了。
6.撤销添加的MAC地址。
. . . w
. .. . .
2. 生成树
(画出拓扑图,并在图上标明交换机的桥ID、根网桥、非根网桥上的根端口、指派端口、被阻塞的端口)
Bridge ID:0060.7001.A9BB 根端口:Fa0/1 指派端口:Fa0/3 阻塞端口:Fa0/2 Bridge ID:0001.C767.9467 This Bridge is the root 指派端口:Fa0/2,Fa0/1,Fa0/3 Bridge ID:0060.3E5A.D10E 根端口:Fa0/3 指派端口:Fa0/2,Fa0/1
1.查看switch0的生成树状态。.
. . .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