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2单元第6课第2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新
人教版必修4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 习 任 务 核 心 素 养 1.政治认同: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描述与分类:真理的含义。 2.解释与论证: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3.预测与选择: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辨析与评价: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的发展。 2.科学精神:了解真理的含义,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运用认识过程的原理及方法论分析问题。 3.法治意识:关注法律制定和修改,法治观念与时俱进。 4.公共参与: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1)地位: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表现: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想一想] 为什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错误的。
提示:①真理具有客观性,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是哪个人说了算,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②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所以,不可能两种不同认识都有理。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想一想]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正确吗?
提示:正确。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超出一定的条件或过程,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反之,条件变化后,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1)内涵: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原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①主体条件: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客体条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
(1)内涵: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原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
(1)内涵:认识过程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2)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判一判] 认识发展的过程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
提示:错误。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的发展过程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既曲折又前进,而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创设情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探究任务]
1.(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关于中国的发展,曾经有人提出多种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提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对同一确定的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种是正确的。马列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真理性认识,所以我们党必须把它作为指导思想长期坚持。
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从真理的属性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提示: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要求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也要在坚持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探究总结]
真理的各个特性的关系
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是辩证统一的
(1)真理的客观性强调了真理只有一个,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真理是绝对的、唯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是指随着条件和范围的变化,真理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变成谬误。但随着条件和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真理性认识,同样具有客观性,其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真理的具体性强调的是纵向的变化;而真理的条件性相对于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是横向的变化。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医
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
①医学家和医生对真理的认识是不同的 ②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范围 ④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相互转化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作为体现说明类选择题,需要把握题干中的事例的主要指向性。 审材料 条件变化后,喝水治感冒由有利变为有害,体现出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也说明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范围。 ①④观点正确,但都偏离题意指向,故排除。②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指向,入选。 C 审选项 定答案
对于当前的民法典的制定,业内人士和普通公民都有不同的理由与解释,但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告诉我们( )
A.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 B.真理与谬误没有界限
C.任何人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 D.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A [真理与谬误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并非所有认识都是真理,故B、C两项错误,排除;D项偏离题意;A项正确分析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内涵,故入选。]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创设情景]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现在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说明我国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从认识过程看,我国不断探索关于绿色发展的理念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说明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一个阶段的正确认识。
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我党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还会变化吗?为什么?
提示:会不断完善。这是因为,生态建设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我党对生态建设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探究总结] 1.认识过程的原理
(1)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2.认识过程的方法论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一篇文章对宇宙学中的经典理论——宇宙暴涨
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一理论不具科学性。面对这篇文章的“挑衅”,包括霍金在内的33名宇宙学家联名回信进行反击。争议产生说明( )
①人们对事物认识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完成 ②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③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产生多种正确的认识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思想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作为体现类选择题,关键是把握设问的争议产生这一信息。 审材料 人们对同一认识产生争议,体现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但不一定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完成,①观点错误;真审选项 理具有客观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③观点错误。②④观点分别指向认识具有反复性和具有反复性的原因,故符合题意。 定答案
1961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曾经激怒了一直把牛顿力学奉为真理的世界100名著名教授,他们联合声明:爱因斯坦错了。但爱因斯坦却幽默地说:“如果我错了,只要一个证明就足够了,何须100个呢?”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A.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特点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C.人类不可能认识这个神秘的世界 D.人类难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A [B说法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C错误,人类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D说法错误,人类不仅可以认识客观事物,而且可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
1.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人们对某一热点问题产生不同的争论;②用于分析人们站在不同立场或角度形成不同的认识等)
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某种认识因条件或范围的变化而产生性质上的变化;②用于分析不能盲目照搬、借用别人的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