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的演变阶段
发展经济学是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经济学科。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前都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社会文明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二战以后,随着殖民体系的迅速瓦解,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摆在这些国家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发展经济。而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由于其基础是发达的市场经济,显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也将成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一方面,西方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逐渐把研究的兴趣转向发展中国家,他们运用经济学基本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经济学家也在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
一、初始萌芽阶段(15世纪~19世纪中叶)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发展经济学的历史还很短,但经济发展思想却源远流长。 从最早的重商主义者、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威廉·配第、布阿吉尔吉,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再到马尔萨斯、约翰·穆勒,最后到重农学派者,他们的经济思想中或多或少都包括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思想。他们或是论证经济如何发展(如斯密等),或是消极的解释经济如何不发展(如马尔萨斯、李嘉图等)。
二、停滞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大约从1850年以后,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在落后国家,经济增长仍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在先进国家,经济增长已经不成问题,需要研究的是经济福利的其他方面——资源配置效率、分配和稳定。因此,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转向市场交换、分配、周期波动等的问题,研究方法也日趋形式化。长期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几乎从主流经济学中消失,不发达国家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忽视。
总体而言,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100年间,经济发展理论呈现出停滞甚至消失的状态。但在这期间有两位西方经济学家明确地论证了经济发展问题:
1、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提出,经济变化不是突然的,而是通过边际调节来推进的; 2、约瑟夫·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核心,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堪称发展经济学的早期先驱者。
三、兴起阶段(20世纪中叶前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尚在进行期间,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考虑战后重建问题。早在1939年,克拉克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第一次用确实的统计资料说明了世界富国与穷国生活水平的差距。
40年代,三本关于发展问题的著作相继问世,即: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的《东南欧工业化问题》(1944)、斯塔利(Staley, E.)的《世界经济发展》(1944)和曼德尔鲍姆(Mandelbaum, K.)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1947)。通常认为,这三本著作的出版标志着发展经济学的诞生。
我国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张培刚教授在1945年写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对农业国家如何进行工业化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最早建立了自己的、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这是第一部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和研究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如何走上工业化这一崭新问题的开创性著作,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具体理论结论上都为当代发展经济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政策
推论,经受了实践的考验,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而被国际经济学界认为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而张培刚本人也被誉为“发展经济学之父”。
1948年,哈罗德和多马几乎同时根据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推演出一种经济增长理论,即哈罗德—多马模型。1950年左右,非殖民化运动达到高潮,世界殖民体系纷纷瓦解,急需一种切合实际的经济理论来指导本国的经济决策。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的价值观也发生变化,人们不能再接受殖民统治和国家之间的贫富悬殊。因此,关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研究迅速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热门课题,各种有关经济发展的文献大量涌现。发展经济学就此兴起。
四、演变的第一阶段(1940s末~1960s初)
1、 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唯资本论
唯资本论认为投入三要素中资本的多寡及其形成的快慢是发展中国家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代表性的理论如纳克斯(Nurkse, R.)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Nelson, R.)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缪尔达尔(Myrdal, C.)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莱宾斯坦(Leibenstein, H.)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罗斯托的“起飞”理论,钱纳里(Chenery, H. B.)的“两缺口”理论等*
2、 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唯工业论
工业化是发达国家经济的主要特征。早期发展经济学家非常强调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他们认为,通过工业化,可以减少进口,减轻外汇约束,并积极地扩大外汇储备,增加进一步促进工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进而提高国内生活水平。工业化还被视为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并由此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唯一途径。代表性理论,如刘易斯(Lewis, W. A.)的“二元经济”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和赫希曼(Hirschman, A. O.)的“不平衡增长”理论、普雷维什(Prebisch, 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 3、 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唯计划论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是不完善的,价格不能正确地反应经济信息,市场体系不能起到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而且,即使是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也只是在短期和静态条件下是有效率的。而经济发展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其中包含着结构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需要牺牲一些短期利益,需要制定某种发展战略,这些都超出了市场的作用范围。罗森斯坦-罗丹、丁伯根等学者强调了计划的重要性,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计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大多走的是一条封闭式的、以物质资本积累为核心、高度计划化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虽然其中有些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的来说,经济发展并未达到预期结果,反而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反倒是经济比较开放、注意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出口导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
五、演变的第二阶段(1960s中期~1970s末期)
面对第一阶段的问题,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思路、研究重点、分析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调整如下:
1、 对发展有了更广泛的认识
发展经济学家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
从1960s开始,一些新的问题被纳入发展的范畴,如库兹涅茨(Kuznets, S.)、钱纳里、克拉维斯(Kravis, I. B.)等开始研究收入分配问题;辛格(Singer, H. W.)开始研究二元程度扩大问题;就业问题、增长中的再分配问题、满足基本需要问题等也成为人们研究发展的对象 2、 对经济计划化的得失重新评价
发展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计划化的缺陷:过于重视计划的制定而忽视计划的执行;过于重视数量指标而忽视难以量化但意义重大的因素;宏大计划的制定欠缺科学性。 3、 纠正对农业的偏见
舒尔茨论证了50年代轻视农业的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的损害,提出必须增加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入,发挥农业的经济价值。以此为开端,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根本问题,农业应不仅仅是工业扩张的工具,其本身的发展也是一个根本目标。促进农业进步,可以解决进口替代政策力图解决而未能成功的国际收支逆差问题。发展精耕细作的劳动密集型农业,可以尽可能地把劳动力保留在土地上,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就业压力。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应该对小农采取适当倾斜的租税政策,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4、 重新评估市场机制的作用
6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经济学家改变了前一个阶段对国家计划管理的过度推崇,转而从不同角度重新论证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他们认为市场能有效配置资源并提供对经济增长的激励;有效完成政策目标并避免直接控制下出现的低效率和腐败现象;提供广泛的信息而成本不高。与计划机制相比,市场机制是一种更为可取的经济发展工具。重视市场不等于取消计划和政府干预,政府干预应与利用市场机制相结合 5、 强调对外开放的作用
60年代后期,随着进口替代政策越来越缺乏效率,发展经济学家们对进口替代的批评也越来越尖锐。他们指出,这种政策造成价格体系的扭曲,不利于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从长期看,也起不到扶植国内新兴工业的效果。比起进口替代,出口鼓励对经济的扭曲小,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能够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六、第三阶段的演变(1980s至今)
1、结构主义
发展中国家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明显的刚性结构。结构刚性意味着在较长的时期内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没有明显的改进,克服这种刚性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化。结构主义者认为这种工业化必须是有计划的工业化, 由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上世纪40 年代出版的《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和《落后地区的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文献。前者提出了在工业部门中实施有计划的工业化思想;后者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探讨落后地区工业化落后和大规模农村伪装失业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20世纪50年代初,R·普雷维什和H. W. 辛格提出了“普雷维什——辛格假说”, 即欠发达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命题,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1954年W. A.刘易斯设计出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的分析框架,将发展中国家的刚性结构问题理论化、空间化、具体化,成为结构主义发展思路最有影响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武器。1957年罗森斯坦- 罗丹在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大推进式工业化模式,其理论
成为结构主义发展思路另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标志。与此同时,R.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刚性结构的存在必然导致“贫困恶性循环”,而要消除它就必须实现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的平衡增长。
上述理论和方法从静态的角度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变化,结构主义者还从动态的角度探讨了结构变化的过程。结构主义发展思路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古典学派的理论和方法,认为刚性结构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有的特点,从而表现出追求宏大理论的倾向,政策取向上强调资本积累、工业化、计划化和实行进口替代,其核心是突出工业化和计化的重要性。 2、新古典主义
结构主义思路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是从 1970 年开始, 这些国家陷入了困境, 而那些实行价格杠杆控制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却在持续发展。对此, T . W. 舒尔茨、A. O. 克鲁格、B. 巴拉萨、H . G. 约翰逊、D. 拉尔等发展经济学家深入分析后认为,以结构刚性代替价格弹性的结果是价格杠杆作用僵化, 导致价格扭曲。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家正是从克服由结构刚性导致的价格抑制出发, 提出了与之相对的基本概念, 即价格弹性。在此基础上, 舒尔茨分析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的投资价格弹性差异, 认为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有计划的工业化的窘境, 只有矫正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的投资价格弹性差异, 才能保持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利特尔和米尔利斯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来分析价格弹性, 认为计划价格不能准确地反映价格扭曲的程度, 提出了实行公共部门国内资源成本适度定价的具体对策。W. M .科登等人用有效保护率概念, 分析和估算了实行进口替代国家关税结构的资源配置效应以及反出口倾向的程度, 结果表明这些国家不仅保护率水平高得惊人, 而且按国际价格计算的增加值为负数, 导致发展中国家国内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以及反出口倾向的提高。克鲁格对计划管理体制下的寻租行为进行深入分析, 认为计划管理体制抑制了价格弹性对经济的激励作用, 而且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易于引发租金成为合法与非法寻租活动的目标, 从而导致腐败的产生。
可见, 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末期, 发展中国家从强调克服刚性结构转向强调价格弹性的作用, 从计划模式转向市场模式, 矫正价格扭曲及价格弹性抑制以恢复价格弹性在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成为分析的核心。发展中国家及发展经济学家对价格弹性与市场机制的重视, 标志着新古典主义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复兴, 以及新古典主义发展思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决策中起着主导作用。 4、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当我们在制度不变的条件下考察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刚性特点与价格弹性时, 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有计划的工业化和有市场的工业化, 这两种工业化的资源配置效率并没有达到最优化; 或者说即使达到了也是制度在一定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 而不是在制度博弈条件下的社会最优。因此在制度固定情况下, 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短缺是必然的, 其政府决策理念和决策行为也必然是低效率的, 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已证明了这一点。为解决这个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开始转向发展中国家制度博弈的研究, 从而诞生了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思路。
R.科斯和 D. C. 诺思研究了产权界定及制度安排对于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证明产权结构的基本功能在于向社会提供更有效率的利用资源的激励。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O. 威廉姆森论证了制度结构对于经济体系运转的重要性。J. M. 布坎南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政治市场上不同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机制, 认为这种机制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过程。V. M .拉坦和速水佑次郎讨论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张五常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亚洲地区的农业租佃分成制, 认为分成制能在不降低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下降低交易成本。G. 阿克洛夫
的柠檬市场理论论证了发展中国家因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 其根本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缺失信用制度。
与新古典主义发展思路不同,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除了注重制度因素外, 还注重其他的非经济因素。P. 罗默修正和扩展了阿罗的“边干边学”模型, 提出一个含有外溢性、物质产出收益递减和新知识生产收益递增的竞争性均衡增长模型。R. E. 卢卡斯以物质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动、人力资本以及专业化人力资本三个模型为依托, 构建了一个内生的增长理论框架。与此同时, 其他各种研究非经济因素的经济理论不断问世, 其中有较大影响的是 K. M .墨菲和 R. 塔穆拉的内生生育和人力资本收益率相互关系模型等。在这一阶段, 经济学家认为, 在政策取向上制度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4、新结构主义
近几十年来,将经济高速发展的梦想转变为现实的,只是少数几个亚洲国家,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发展早期的痛苦阶段,或在不同发展阶段得了某种“慢性病”,或陷入贫困陷阱无法自拔,或掉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原地踏步。医治发展中国家的“慢性病”成为发展经济学先驱们的奋斗目标。他们提出了各种“治疗方案”和“药方”。它包括早期结构主义的发展战略思想,包括凯恩斯主义主导下的政府推动的发展战略力量,包括后来盛行的新古典自由主义影响下“华盛顿共识”。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显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巨大的距离,但是发展经济学家并没有停止他们的探索。林毅夫教授的新著《新结构经济学》可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正如作者所言,新结构经济学只是在为“第三波经济发展思潮开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