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研活动方案
(环山乡中心幼儿园 郭丽琴)
活动时间:2011年3月 20日 12:30—2:00 活动地点:环山乡幼儿园会议室 主持人:郭丽琴
活动准备:1、教师事先寻找一些关于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策略的资料
2、自学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参加人员:孙晓红、吕舒静、裘富珍、裘苏英、裘雪芳、裘美玲等
活动背景:学前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小学教育则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并以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来保证,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为了孩子能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夹缝中自由呼吸,在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孩子家长的共识。现在已经是大班下学期了,再过几个月大班的孩子就要结束幼儿园的生活。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最关键的任务。 活动目标:
1、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小衔接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与生活。2、加强幼儿园、家长、小学等多方面的沟通、合作,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谁来说说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5分钟)
大班的孩子在幼儿园还有最后一个学期,这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一个转折期,也是孩子从游戏阶段向学习阶段转折的一个时期,如何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渡过这个转型期,第一步应该熟练掌握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谁来说说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过渡句:我们知道大班的孩子在自我评价能力、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等都有了明显增强,但毕竟幼儿园和小学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二、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变化,知道幼小衔接的重要性。(10分钟)
你知道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有哪些方面的变化呢?
1
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学习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对幼儿来说,最难适应的是突然有许多新的规定和较少弹性的常规得遵守。
主持人小结: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学习方式到生活习惯都有本质的改变。可见“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阶段看似简单实则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要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使孩子们顺利地进入小学展开学习生活,为孩子做一个充分的学前准备。
三、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呢?(30分钟)
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为幼儿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那么,在幼儿园教育阶段,这一工作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2
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有一种认识是,幼儿只要提前认一些字,学一点拼音、算术等就没有问题了,这是十分片面的。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1.培养主动性
培养主动性就是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研究证明,富于主动性的幼儿思维活跃,做事有信心,能主动与人交往,他们入学后比较快地适应小学新环境,学习成绩也较好。
2.培养独立性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在幼儿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并自觉去做,培养幼儿自理、自觉的能力,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上。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幼儿胆小,不能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或与同伴不能友好相处,遇到问题也不敢去找老师反映或寻求帮助等,结果没有新朋友,他们感到孤独,心情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同时,这一能力与主动性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幼儿园里必须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小学环境中有大量的新规则出现(如进老师办公室要报告、上课前书要摆在书桌右上角、上课不能喝水、手要放好不能搞小动作,等等),幼儿难以记住和遵守,这成为不少新生在学校受批评的主要原因。同时,入学后学习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幼儿却一时难以确立这样的任务意识。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还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针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