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24-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1.下列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 晶体SiO2与干冰 C. 金刚石和C60 【答案】D 【解析】

【详解】A.晶体SiO2是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干冰是分子晶体,干冰分子内化学键是共价键,二者晶体类型不同,A不符合题意;

B.NaCl是由离子键形成的离子晶体,而HCl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HCl分子内的化学键为共价键,二者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不相同,B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而C60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C60分子内的化学键为共价键,二者的化学键类型相同,但晶体类型不相同,C不符合题意;

D.NH4Cl与NaOH都是离子晶体,都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12.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 在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B. 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 C. Al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O3,将Al片改成Al粉 D. 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K2SO4与BaCl2两溶液反应中没有气体参与,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A错误;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浓硫酸铁钝化,得不到氢气,B错误;C.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则将Al片改成Al粉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D.水是纯液体,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不能改变反应速率,D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不可能存在其他化学键

- 6 -

B. NaCl与HCl D. NH4Cl与NaOH

B.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C. NaHSO4、Na2O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D.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其他化学键,如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错误;

B.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因此只存在共价键;而稀有气体的原子是稳定结构,因此一个原子就是一个分子,能形成分子晶体,B正确;

C.NaHSO4的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HSO4-,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C错误; D.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4.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d>a>b>c 【答案】A 【解析】

【详解】第一个装置中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a为负极,b为正极,说明金属活动性a>b;

第二个装置没有形成原电池,由于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说明b可以置换酸中的H,

B. b>c>d>a

C. a>b>c>d

D. a>b>d>c

- 7 -

c不能置换酸中的H,所以金属活动性b>c;

第三个装置构成了原电池,其中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d为负极,c为正极,说明金属活动性d>c;

第四个装置中,电流从a极流向d极,a为正极,d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d>a; 综上所述,可知金属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是d>a>b>c。 故合理选项是A。

15.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2CH4(g)+4O2(g)=2CO2(g)+4H2O(l)△H═+890 kJ/mol B. 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 C. 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 D. CH4(g)+O2(g)=【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H2O(l)放出热量445kJ,则1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H2O(l)放出热量890kJ,所以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 A,?H应为-1780kJ/mol,A项错误; B,?H应为-890kJ/mol,B项错误; C,符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C项正确; D,?H应为-445kJ/mol,D项错误; 选项C合理。

16.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121CO2(g)+H2O(l)△H═﹣890 kJ/mol 2 - 8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A+2 DB. 反应进行到1 s时,v(A)=v(B)

3B+4C

C. 反应进行到5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mol/(L·s) D. 反应进行到5 s时,v(A)=v(B)=v(C)=v(D) 【答案】C 【解析】

A.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A物质增加了1.2mol、D物质增加了0.4mol、B物质减少了0.6mol、C物质减小了0.8mol,所以A、D为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1,B、C为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为3:4,反应方程式为:3B+4C

6A+2D,故A错误;B.反应到1s时,

0.6mol0.2molncv(C)═=2L=0.1mol/(L?s),所以v(A)≠v(C),2L=0.3mol/(L?s),

nt1s1s0.6molnc故B错误;C.反应进行到5s时,v(B)==2L=0.06mol/(L?s),故C正确;D.反应

nt5s1.2mol0.6molncnc进行到5s时,v(A)==2L=0.12mol/(L?s),v(B)==2L=0.06mol/(L?s),

ntnt5s5s0.8mol0.4molncncv(C)===2L=0.08mol/(L?s),v(D)===2L=0.04mol/(L?s),所以反应进行

ntnt5s5sncv(A)═=

nt到5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不相等,故D错误;答案为C。

17.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 个电子,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元素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B. 元素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 9 -

C.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 >rZ >rW >rX D. 化合物YX、ZX2、WX3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是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Y是Mg元素;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Z是Si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是S元素。元素H2O的热稳定性比H2S的强,故A正确; H2SO4的酸性比H2SiO3的强,故B错误;化合物MgO离子键、SiO2共价键、SO3共价键,故C错误;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性质递变。 18.已知钍

232902284Th的原子可发生下列放射性变化:232生成的X是与Mg同主90Th→88X+2He,

族的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对X的推断错误的是( ) A. X的氢氧化物是一种强碱 C. X的碳酸盐难溶于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 X是与Mg同主族的一种元素的原子,X的质子数为88,X的原子序数为88>86(86号为第6周期0族元素),X位于第七周期第IIA族,对于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X的金属性大于Ba,所以X的氢氧化物的碱性大于Ba(OH)2,氢氧化钡是强碱,所以X的氢氧化物是一种强碱,A正确;

B. X的质子数为88,X的原子序数为88>86(86号为第6周期0族元素),X位于第七周期第IIA族,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性,第IIA族元素的碳酸镁微溶于水、碳酸钙和碳酸钡不溶于水,所以X的碳酸盐难溶于水,C正确;

D. X是与Mg同主族的一种元素的原子,X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X的最高化合价为+2价,

B. X元素位于第六周期 D. X的最高化合价为+2价

- 10 -

浙江省台州市联谊五校2024-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1.下列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晶体SiO2与干冰C.金刚石和C60【答案】D【解析】【详解】A.晶体SiO2是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干冰是分子晶体,干冰分子内化学键是共价键,二者晶体类型不同,A不符合题意;B.NaCl是由离子键形成的离子晶体,而HCl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HCl分子内的化学键为共价键,二者的化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cff188d060zn011oo6h6et871df1c0192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