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慢性HBV感染者的免疫状态与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含量相关性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慢性HBV感染者的免疫状态与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含

量相关性研究

杜 颖,冯 景,刘萃萃

【摘 要】目的 通过分析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50例在该院就诊医治的慢性HBV感染者作为试验组,按照免疫状态的不同将试验组分为21例免疫耐受组和29例免疫清除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对3组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患者的B细胞、CD8+T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增高;而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患者CD3+T、CD4+T细胞的百分比和CD4+/CD8+的比值均明显降低,不同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可作为慢性HBV感染者免疫状态的参考指标,常规检测该项目对了解HBV感染者的不同免疫状态以及疾病的治疗和疫苗接种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5(036)009 【总页数】2

【关键词】慢性HBV感染者; T、B细胞亚群; 免疫状态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中慢性HBV感染最为常见[1]。根据中国2010年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 HBsAg阳性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 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

为慢性HBV感染者[2]。常见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HBV感染分为(1)慢性乙型肝炎;(2)乙型肝炎肝硬化;(3)携带者;(4)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3]。慢性HBV的传染性较强,严重威胁患者和健康人群的生命健康。为了加强对慢性HBV的预防以及治愈率,探究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数值及其相互关系在不同免疫状态慢性HBV感染者中的作用变成了一项意义非凡的任务。因此,本院选取了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3年间50例慢性HBV感染者和20例健康成人的临床资料,对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数值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及分型标准,将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50例HBV感染者分为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免疫耐受组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8~77岁,平均(31.6±10.2)岁。免疫清除组29例,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12~78岁,平均(32.8±8.4)岁。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0~75岁,平均(35.8±1.5)岁。经比较,3组受检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抽取70例受检者的静脉血标本并进行检测,并记录外周血CD3+T、CD4+T、CD8+T、CD4+/CD8+、CD19+B细胞的数值。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由美国Beckman Coulter生产的EPICS-XL流 式 细 胞 仪、EDTA-K2 抗 凝 管、CD45-FITC、CD4-RD1、CD8-ECD、CD3-PC5检测试剂盒,CD3-FITC、CD19-PE、CD45-PerCP试剂盒购自BD公司。

1.3 方法 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及分型标准将50例HBV感染者分为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2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抽取70例受检者的静脉血,抽血当天保证抽血者处于空腹状态。收集外周静脉血样本后立即按照检测试剂盒的说明书对血细胞进行标记和红细胞裂解处理,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同时记录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由表1可以看出,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患者的CD19+B细胞、CD8+T的数值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2可以看出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患者CD3+T、CD4+T、CD4+/CD8+的数值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同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能力强、致死率高的传染性疾病,其中慢性HBV感染又是最为常见的乙型肝炎,HBV感染者需要尽早治疗[4]。慢性HBV患者通常是之前的HBV携带者,且经过6个月治疗后未被治愈,因此病毒活跃性较高,是各类乙型肝炎患者中传染率较高的类型[5]。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不仅严重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和生活,还因其较高的传染性而不能够正常工作和威胁到他人的健康[6]。被确证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又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及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自然史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期(低复制期)及再活动期[7]。慢性HBV是过去HBV

的携带者,病毒较为活跃,传染率极高,一旦诊断为慢性HBV感染者就需要立即接受治疗。而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也极为重要,因此对于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和患者不同免疫状态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数值及其相互关系有重要的意义,不但为慢性HBV患者的医治提供了临床资料,还对提高慢性HBV患者的治愈率,乙型肝炎的预防,疫苗的研发和接种提供了依据[8-9]。 有研究表明,慢性HBV患者中CD19+B细胞、CD8+T的数值百分比均明显升高,而患者的CD3+T、CD4+T、CD4+/CD8+的数值百分比均明显降低。根据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数值百分比及其相互关系,得出慢性HBV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等,进而采取进一步的治疗。

本研究通过对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5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检测患者的CD19+B细胞、CD8+T的数值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患者CD3+T、CD4+T、CD4+/CD8+的数值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同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数值及其相互关系可作为医生在慢性HBV临床诊断中的参考指标,对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0]。 参考文献

[1] 应若素,杨湛,陈燕宇,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正常与轻度升高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病理学特征比较[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8):585-588.

[2] 唐翔宇,杨丽莎,唐美媛,等.广西桂北地区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

态与外周血T、B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5):496-498.

[3] 郑瑞丹,陈建能,高建平,等.慢性HBV感染者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疾病进展及与HBV DNA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2,26(2):90-92.

[4] Gao J,Ma X,Gu W,et al.Detection of immune cell subsets in renal allograft recipients before opera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J].Chin J of Tis Engin Res,2013,17(44):7675-7680.

[5] 邓敏,李明慧,刘顺爱,等.慢性HBV感染者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Foxp3与CD127表达关系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0,24(1):21-23.

[6] 陈禄彪,揭育胜,许镇,等.OAS-1基因SNP rs2660与慢性 HBV感染者自发性HBeAg血清转换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31(5):657-660.

[7] 王社梁,董国君.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共阳性慢性HBV感染者病毒S基因变异分析[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2,32(3):249-252.

[8] 张平,焦运,袁迎春,等.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4):459-460.

[9] 吴涛,施理,林锋,等.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7):867-869.

[10] 陆长春,丁敏侠.273例慢性HBV感染者肝活检病理与 HBVDNA定量

的关系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5):105.

慢性HBV感染者的免疫状态与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含量相关性研究

慢性HBV感染者的免疫状态与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含量相关性研究杜颖,冯景,刘萃萃【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外周血T、B细胞亚群的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50例在该院就诊医治的慢性HBV感染者作为试验组,按照免疫状态的不同将试验组分为21例免疫耐受组和29例免疫清除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ce8o753bc4m0xd0pw4b4c2db011w500m4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