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联合国总部设在 A.华盛顿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当今重要的国际组织有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奥委会、红十字会等;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众多领域,在倡导“和平与发展”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多的重要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联合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到2006年底已有192个成员国。总部设在了美国的纽约。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2.图中各国家(比例不一)间的商谈属于南北对话的是( )
B.日内瓦
C.纽约
D.罗马
A.A与B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B.B与C C.A与C D.C与D
世界上的国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以上四个国家中,A表示的是法国,B表示的是澳大利亚,C表示的是美国,D表示的巴 西,除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外,其他三个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属于“南北对话”选项的是C和D,故选D。3.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亚洲西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C.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D.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部与欧洲接壤,亚洲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亚洲地跨东西、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C对,ABD错。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亚洲的地理位置,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4.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城市聚落的形成早于乡村聚落 B.大庆属于乡村聚落
C.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地形、气候、资源条件优越的地方 D.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不因环境而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聚落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一般来说,乡村聚落早于城市聚落,叙述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欧洲经济发达,城市聚落密集,但也有乡村聚落,叙述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地形、气候、资源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叙述正确,C项符合题意。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因环境而异,叙述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5. 《绿水青山看中国》由撒贝宁担任主持人,2017年10月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的一台大型演播室益智类文化节目。节目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以山、水、林、田、湖、生命为载体,展现人地关系,感念乡土、乡情、乡愁。节目紧扣时代主题,展现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化中国。“猜猜我在哪儿”是节目中的一个环节。下面是根据不同嘉宾的描述整理的材料。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各区域与饮食结构图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甲——a、乙—— b、丙——c、丁——d B.甲——b、乙—— a、丙——d、丁——c C.甲——a、乙—— c、丙——b、丁——d D.甲——a、乙—— d、丙——c、丁——b 2.乙省简称为 A.鲁 【答案】1.C 2.D 【解析】 【分析】
1.甲中“日光城”是拉萨,其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甲-a);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是河南省的郑州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乙-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描述的是湖南省的岳阳市,其粮食作物是水稻(丙-b);以地势起伏和缓著称为内蒙古高原,其畜牧业发达(丁-d);故C符合题意,选C。
2.题中鲁是山东省简称,陇是甘肃省的简称,皖是安徽省的简称,豫是河南省的简称;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是河南省的郑州,河南省的简称是豫,故D符合题意,选D。 6.关于东北地区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C.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详解】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季风区,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
B.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 D.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
B.陇
C.皖
D.豫
夏季温暖短促、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而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地区不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的气候。
7.从高空看去,黄土高原地表景象是( ) A.一望无际、平坦宽阔 C.平坦辽阔,黄土飞扬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的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地形。 8.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 A.11时 C.13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世界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D.【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气温的日变化。
9.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
B.满族
C.蒙古族
D.朝鲜族
B.12时 D.14时
B.地形平坦,地表疏松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少数民族的分布。
10.下列关于图中四省区共同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北回归线穿过 B.跨北温带和热带 C.所处纬度较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D.都濒临海洋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四省区为台湾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云南省。四省区均有北回归线穿过,均跨北温带和热带,纬度较低;四省区中,云南不临海;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及位置。
11.对下列描述地理景观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纬度高低,影响植物的生长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青藏高原的生态景观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南北方冬季温差大,A正确;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地形,影响植物的生长,B错; C.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内蒙古高原的生态景观,C错; 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印证了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D错; 故A符合题意,选A。
12.长春市属于下列哪个区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