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记忆,如果今天背了什么知识点,在今天睡觉前或者是下次再背的时候先把今天背的东西复习一遍,再过一周后再复习一遍之前背过的,不要隔太长时间,重复的间隔时间越长就忘得越干净。只要坚持住,在背的过程中也不断重复,就一定会有效果的。尤其是语言综合这些比较琐碎的知识点一定要重复翻看,例如这些:(1)战国古文字:分秦大篆和六国古文字。秦大篆:战国时秦国古文字,保存于籀文、石鼓文、诅楚文等里面。六国古文字:指与秦大篆同时代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古文字。(2)甲骨文发现的意义:甲骨文的出土是世界文化史上最重大的发现之-。甲骨文的发现在学术上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形成,拓宽了古文字学的领域,并且推动了古史的重建;甲骨文又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它的发现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及对现代艺术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3)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比较:1)古代汉语有入声字,这些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有较多的双音词,主要是名词,许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成了构词语素;现代汉语的修饰语比古代汉语复杂,主要反映在书面语上边,如长修饰语、多项并列的修饰语都是\五四\以后出现的。
第三轮:
继续背诵,总结,补充。这个时候你已经对考点非常熟悉了,也知道哪些是考试的重点哪些是不常考的,甚至有了自己的看法,所以可以多参考指定书目以外的资料,提炼和综合出多种观点以备作答。这时候可以按照题型的方式去整理笔记,整理出来再次背诵,这次相对来说主要整理的就不是单纯的知识点了,知识点应该是你之前做的工作,而现在这个主要是针对于你答题方式的积累,当你具备了完整的答题体系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应对考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答题
速度自然也会提高,如果一旦出现考场上遇到不知道如何答的题就可以按照自己总结的套路进行答题。
另外对于大纲没有提及的知识点,考的非常少,一般来说不会考大纲没有的知识点,但是在进行复习时还是将这些内容都看看,因为看到所有的知识点可以帮助你搭建整个知识脉络,有助于理解知识点的深刻内涵,当然这些不是重点,只需要做简单了解即可。
在这里谈一下关于文学素养的问题。因为很多考文学方向的师弟师妹总是担心自己文学底蕴不够或者没有文学天赋,我可以给大家打一剂强心针。师姐是四大名著一本都没看完过的人,而且写作水平也很差,所以一开始复习我也有跟大家一样的担心。但是复习下来,发现即便是文学这种主观性比较强的东西也可以具体的方法来提。对于一些开放性的大题而言自然需要开放性的思维,这是你平时积累的过程,而所谓对文学的悟性也是可以大量阅读来得到提升,在空闲时候多看一些相关的文章,提升自己的感觉,在做题的时候只需要根据套路来就可以了,当然这样的分数就相对来说比较平常,而对于小题而言多是背诵的知识点,只要认真背了就没问题。
关于专业课的难度其实没有重要的区分界线,有的人可能擅长背诵,而有的人擅长理解,所以每一科对于个人而言难度系数也是不同的,我感觉中外文学史就比较难,其他三科成绩都很好,唯独这一门分数低。而专业课题型的改变也是有的事情,对此不必惊慌,要知道大家都一样,但是话说回来不管怎么考知识点肯定都是书上存在的,例如:(1)欧阳修散文主要风格: 文体多样,议论、叙事和抒情兼备;采“古文”与骈文之长,融成新的风格;富于变化,开阖自如,具有和谐的韵律感。(2)词的产生:词的兴起,与唐代经济发达,五七言诗繁荣,
有密切关系。词的兴起,以及某些具体格律和修辞特征的形成,还与酒令著辞有关。(3)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当时,各派紛纷著书立说,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僭、道、阴阳、法、名、基、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墨为显学。(4)但丁的《神曲》的思想内容: 《神曲》是但丁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和寓言性的总结;“神曲》在宗教性的构思中反映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的现实生活,而且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反教会的倾向;是中世纪文化的总结,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最初的萌芽。(5)莎士比亚戏剧特色: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善于处理题材点石成金;戏剧人物丰富多样富于个性化;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
所以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也要做好题型和出题方向变化的心理准备,这种情况还是相对比较少的。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呢?
如果出的题目你之前见到过,知道其大致所指但不知道具体的细节性内容,那么就用联想法尽量引申。也就是说,就是当你做不到对某一名词进行直接而清晰的阐述时,就通过与该词有关联的其他有效信息来解释它。可以把这些相关信息整理成完整的书面语,适当地予以补充,并加入自己的见解。这样做的话,即使对题目不是特别熟悉,也不至于没话可讲。
另一种情况处理起来就比较粗暴了,对于压根没见过题目,实在不知道怎么写就先跳过把,毕竟再想也是浪费时间,遇到完全不会的题目我是建议直接跳过,不要浪费时间,因为想也想不出来啊……不过有时间还是要写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中外文学史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名词解释就不说了,基础知识学好了大体可以应对。简答题由于分值介于另外两种题型之间,所以我建议在简答题部分不要用过多时间,作答时直接根据题目的要求呈现要点,抛出结论,做到观点清晰,逻辑顺畅。而对于论述性的题目就比较有开放性了,需要有发散性的思维,这是要注意平时多积累的,当然一定要重视书上的知识点,更多的题目考察的都是书上的记忆性知识点,例如:
接下来主要说说大题怎么答。
这个就很重要了,毕竟大题是整张卷子的核心,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何谓体系?就是你学到的知识不是零散的一堆,而有着内在的关联。一个概念有其发展流变的历史,它不会凭空地被某个时代的某位学者提出来,正是在观点的不断更新中,才有了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每一次观点的提出都会经历几次转向,关注的核心问题发生了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到其发展,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只有形成了相对完整的
知识体系,才能应对各种变化的题目形式。知识体系好比基础、宝库,我们在答大题时要做的就是从里面取东西,为己所用。总之,不要重复一个个孤立的观点,而要知道它们的“来龙”和“去脉”。做这样的工作确实有难度,但很有必要去做。因为大题考察的是论述的能力,而每个观点都是通过它与其他观点的差异才凸显自身的。从历时层面,将其发展形成过程交代清楚;从共时层面,通过比较对照彰显其自身的独特性。做到这两点,可以说差不多就“论”清楚了。此外,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使自己的论述更具象。
所以为了熟悉题型和测试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我们一点更要多做真题。事实上哪一科都离不开做题的积累,只有不断做题,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我本身做的题不在少数,包括公共课部分,同样做了大量的真题练习。英语的阅读理解部分先是用《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刷了一遍(当然会留出两年的题啊),刷完后整理了一下做题思路,又买了一本刷题卷进行二刷。政治也刷了不少题,除了做完李凡《政治新时器》的习题集,还做了其中的历年真题解析,学到了不少方法,有些方法甚至可以用在英语专业课上,总之做完题后收获颇丰。同样专业课也是如此,不做题就自我感觉良好,做完后就知道哪里还差些火候了。
对于我们的专业课来说主要就是记忆性的东西,然而如何快速记忆呢,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小经验,我们识记的资料不是面面俱到的教材原本,而是经过筛选的资料和笔记。我用的是研教新版的资料,真的很方便,有对知识的梳理,也有对题目的详解,很容易看懂。
关于怎么做笔记,具体要根据自己的习惯来,方便自己背诵即可。至于要怎么记忆,千万不要等到最后两个月才开始背,这点大家应该都清楚。在考试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