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北京市石景山区银河小学是一所艺术气息浓郁的特色学校,以“文化、艺术共生共长,成事、成人相辅相成”为办学理念,努力把学校建成“气质高雅,内涵丰富”的学校,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学生。2008年,银河小学被命名为“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现有二十多个艺术专业教室分布在学海楼和学艺楼,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使校园充满欢乐与活力。学校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彰显艺术特色,实现学校课程多样化、选择性与个性化特点,让学生在艺术的银河中,欣赏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升自身审美情趣。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民族器乐校本课程最为突出。学校民族器乐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二胡、古筝、琵琶、唢呐、竹笛、扬琴、柳琴、中阮等多种乐器教学,目前已经开发了一套民族器乐校本教材,并系统组织和实施民族器乐校本课程。

一、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一是通过教师介绍、学生查阅资料等方式,促使学生了解所学民族器乐的基本知识,包括该民族乐器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基本构造、乐器分类、名家名曲、乐器保养、社会影响等。

二是通过教师指导、自主练习、合作练习与表演等方式,促使学生掌握所学民族器乐的演奏方法与技巧,包括指法、节奏、音准、力度、转换、乐感、姿势等,能够自主与合作演奏所学民族器乐。学生经过长期学习、练习、考级、演出等,最终在所学民族器乐方面形成特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兴趣激发、外在督促、目标激励、体验成功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练习所学民族器乐,逐渐由教师、家长的外在推动转变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养成坚持练习的好习惯,从练习演奏中获得美感、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从成功的表演、考级中获得成就感、自信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一是通过欣赏、演奏民族器乐练习曲和名家名曲,促使学生感受和体会乐曲中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和美感,想象乐曲中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表达自身对于乐曲的感受、想象与体验。

二是通过学习、反复练习、表演所学民族器乐,促使学生形成民族器乐学习的兴趣,形成耐心、坚持、专注、合作等品质,以及调整自我情绪、状态的意识和方法,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二、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内容

学校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乐基本知识、演奏方法与技巧、情感体验等。目前,学校已经开发了民族器乐校本教材,教材包括民族乐器相关的文化知识、演奏技能、经典作品赏析、典籍介绍与评析、练习曲谱等;在把握学生年龄、认知实际与心理特点以及民乐文化学法特点等的基础上安排教材内容。

当前较为知名的曲目大多适合成人演奏,为此我们对已有乐曲进行了改编使其适合儿童演奏,并在教材内容编写安排上体现出由浅入深、由低渐高的特点。此外,在教材编排方面,将民族乐器的认知、民乐文化功能、情感体验功能与民族器乐技能学习等有机结合,突出教材的人文性与综合性特点。

三、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实施 1.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

学校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采用了双师指导、家长协助、小组合作、师徒结对、多乐器合奏等教学组织形式。

双师指导是指校外专业教师与校内辅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民族器乐的教学组织方式。学校自开设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后,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选聘专业的校外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这些教师均为我国国家一级演员,具有长期从事民乐基础教学的丰富经验和显著业绩,同时选用责

任心强、组织能力较强和民族器乐基础较好的本校教师担任管理、辅导教师,负责协助开展常规管理和练习辅导活动。通常专业教师每周进行一次2小时的专业授课,辅导教师每周进行两次各1小时的练习辅导。专业教师擅长专业教学,经常使用专业术语,这强化了学生民乐学习的专业性,但有时学生不能完全透彻理解教学内容,在日常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就需要辅导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解释与辅导。同时,辅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听专业教师授课,辅导教师会认真记录专业教师教学的重难点,强调的注意事项以及各项要求,在辅导练习过程中,辅导教师针对授课内容进行细致的、有针对性的辅导,为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奠定更好的基础。

小组合作,是指在辅导教师组织的日常练习课中,教师将按照年级、学习程度等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其进行合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提建议,互相指导指法、姿势、节奏等,这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技能的共同提高。

师徒结对,是指在日常练习课中,教师让老学员指导新学员,师徒结对,一对一,师傅严格认真地教徒弟,示范、指导、练习,师徒之间建立起深厚友谊,共同努力,互相鼓励。

家长协助,是指学生除了在学校的学习外,还需要每天

在家里进行1个小时左右的民族器乐练习,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从旁倾听、关注、指导、辅助,并鼓励和督促学生每天坚持练习。

多乐器合奏,是指学校民乐团学员在参加多乐器合奏演出之前的排练过程中,进行多种乐器的联合演奏练习,这种合奏既需要每位成员的基本功做保障,也需要全体成员的倾听、合作,从而培养学生集体演奏能力、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等。

2.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1)兴趣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起点和持续动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兴趣,给学生塑造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体会民乐所带给人的美感、精神愉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取多种方式教学,减轻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负担,使其感受到其中的快乐。每次练习辅导课结束时,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情感等,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2)目标激励。学生在民乐学习中每一个突破性的进步,往往是发生在有目标激励的情况下。例如,考级前的一个月、某次比赛或演出前的一段时间,这时,学生在目标激励下,会形成一个当前关注点,激发学习斗志,集中精神,从而平心静气,坚持持续的练习,由此获得较大的提高。

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北京市石景山区银河小学是一所艺术气息浓郁的特色学校,以“文化、艺术共生共长,成事、成人相辅相成”为办学理念,努力把学校建成“气质高雅,内涵丰富”的学校,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学生。2008年,银河小学被命名为“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现有二十多个艺术专业教室分布在学海楼和学艺楼,丰富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c5kg89k2g862m61dk4v721et5ixox005k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