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 预习生字。(学生)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严”等 12 生字,会写“古、细”等 6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古老文化的美好。
2、教学重点:认识“圆、严”等 12 生字,会写“古、细”等 6 个字。 3. 教学难点:理解内容,说出相对的景物 4、教学方法: 朗读法、传授法 5、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 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 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 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 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 (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
“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 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 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 教师板书,学生书空。(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一)、我会认
1、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先来分分类吧! (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酷:①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
②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
凉:①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②这个字的两点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①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
②多音字,还念 cháo。(朝代、汉朝、朝南)
杨:①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
②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2) 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
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 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 “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
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滴水,就是 “寒”。
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 全包围结构的字:圆。(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 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向前一步。)
(4) 独体字: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 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分类玩字词卡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而师生交流多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猜字谜、编字歌、讲故事、形声字识字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 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2、教师点名等多种方式读记生字。
3、游戏:放气球
(二)、我会写
1、课件出示七个会写的字 古 凉 细 夕 李 语 香
2、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
3、师生共同探讨
熟字相加 古 李 香偏旁加熟字 凉 细 语减一减: 夕
4、学生写字练习,找一找难写的字
5、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李 香
6 学生练习,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教学写字,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和写字能力。同时,完成学习任务后,以一首优美的《对子歌》收尾,给整节课画上句号,同时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课文学习
(一)、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学生圈画会认得字学生看图说句子
(二)、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小节学生圈画会认得字 学生看图说句子
(三)、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小节学生圈画会认得字 学生看图说句子
(四)诵读韵文
1. 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
2. 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
3. 小组每人读一遍,尝试背诵。
三、课外拓展 《天对地》
四、课堂练习板书设计
古对今
古——今 晨——暮 桃——李
圆——方 雪——霜 柳——杨
严寒——酷暑 和风——细雨 莺歌——燕舞
春暖——秋凉 朝霞——夕阳 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