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4951-新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新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问题的提出

产教融合已成为近年来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方针。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国办发〔2017〕95号)颁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是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完善现代办学体制和教育治理体系的一项制度创新。但现实中,由于长期以来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高职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良性的互动格局未能有效建立,致使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教育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创新高职院校教育培养模式和服务供给,构建产教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选择。基于此,对高职院校产教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课题界定

产教融合是指生产与教育的一体化,在生产实境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生产和教学密结合,水乳交融,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体现。其核心是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让行业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实现“教学性产学流程”与“生产性学习流程”的有机统一;目的是产教协同育人,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环境与以技能训练为主的生产环境相结合,使人才培养过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有效破解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现实问题;目标是通过校企共同创造价值的利益驱动,形成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育人的良性互动和资源互补,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引领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产教融合影响因素是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其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雇主及雇主组织、工会、学校和学徒、行会、技能密集型企业等。由于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国情,这些利益相关者并不是都会存在于每个具体国家的产教融合制度之中。所以不同国家的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会有所差异,但是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基本上不会改变,即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他们的利益诉求及其利益冲突就成为产教融合的影响因素。其中既有国家政策层面上的促进产教融合系统性政策供给和激励保障服务体系;又有宏观层面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机制问题,也有微观层面学校与企业内部个体的因素和双方耦合因素。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术界对产教融合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合作模式及其选择方面。如谢科范等将高水平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归纳为三种传统模式(成果转化、项目委托、人才培养)以及四种现代模式(合作研发、战略联盟、平台运作、人才流动);柳友荣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层面,分析了产教融合的研发、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四种模式,以及个体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三种主要影响因素。国外学者对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诸多实证研究,如D’Este 等认为产教融合的形式主要有共同研究、专利许可、咨询与合同研究、培训以及衍生企业;Wright 等从技术的不同阶段,探讨了产教融合模式的运用:发明阶段时应该采用联合研发模式、市场化阶段时应采取委托开发模式、扩散阶段时则可以咨询方式为主。

国内外学者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国内研究成果多是以高水平大学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的产教融合模式研究。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相关的研究成果,体现在运行机制、模式构建与变革、因素分析等方面,而且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鲜有涉及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研究。基本上是属于经验性的总结,或基于产教融合理论的演绎,缺少理论上的升华,缺乏实证研究。王玲玲从产教融合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意义和实施途径等三个方面,对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研究;游明伦从探索产教融合新理论、推动产教融合思维变革、开展产教融合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提出的引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发展路径,对本课题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理论意义:以实证研究的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论,探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丰富和发展产教融合理论,创新研究方法,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实践价值:以复杂思维、关系思维、整体思维方式的视角,探究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可以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和服务供给,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有效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课题理论依据

个性化教育理论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潜质特征、自我价值倾向,量身定制具有个性发展潜力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计划的综合系统。该理论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并承认学生个体之间只有差异之分,没有好坏之别,体现了以生为本的价值追求。其理论所倡导的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差异性、多样性、创新性,让“人人成才、人人出彩”服务个体成长的价值观,正是职业教育人才观的核心理念,也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个体全面持续发展、多样成才的重要路径。 福特斯职业教育理论是一种多元化的职业教育理论,主要观点体现在《发展规划中的职业学校谬误》一书中。福特斯在该书中批判性地分析了“学校形态”职业教育办学方式的局限性和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改革措施,倡导走“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道路。其核心是改革课程形式,始终以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从职业化课程设计出发,以理论基础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技能和就业导向,最终搭建就业化平台。这种注重实践应用的职业教育理念,正好契合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需要,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社区居民、媒体、环保主义等压力集团,甚至包括自然环境、人类后代等受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他们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有的分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代价,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是如何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促成各利益主体目标的实现,对研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适切性和指导性。 6、研究目标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分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旨在理论上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属性与价值,建立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理论拓宽研究视域、激发研究活力提供理论依据;在实践上准确把握新时代要求,通过自我变革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组织形态和服务供给,加快高职院校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教育需求。

7、研究内容

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演化的理论推演;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内容的实践探讨;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创建; 影响因素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路径探究与选择策略。 8、研究假设

产教融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环境等变量交互作用的过程,其结果必然受到学校与企业个体的内部因素、双方耦合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影响产教融合模式的因素: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企业、学校、政府、学生)。 9、创新之处

构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证分析提供技术方法和分析工具,创新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研究方法; 建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运行机理,探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与影响因素相适应的路径选择和策略,以利益为纽带构建产教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创新高职院校教育培养模式、组织形态和服务供给。 10、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为切入点,聚焦个性化教育理论、福特斯职业教育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中找到研究的理论支撑点;通过文献研究、调查分析,通过对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演化的进行理论推演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内容的进行实践探讨,建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研究的穿透力,更好地推动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11、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形成产教融合的内涵及其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实践探讨思路。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分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内容和影响因素。

定量与定性研究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分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质和量两个侧面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为探究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的路径选择以资借鉴。 12、技术路线

本课题以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为主。文献研究、访谈调研,构建产教融合理论分析和模式的实践探讨思路(描述性研究)→构建模型,实证分析(解释性研究)→经验借鉴、路径探究,形成研究报告(规范研究)。技术路线图如下所示: 13、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18、8~2018、10):搜集研究文献、制订研究实施方案; 调研阶段(2018、11~2019、3):问卷调查,并对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召开小型学术研讨会、撰写调查报告;

理论研究(2019、4~2019、10):召开小型学术研讨会、撰写论文; 跟踪调查或回访(2019、11~2020、1)总结、讨论前一阶段研究: 课题结项(2020、2~2020、6):修改最终研究成果,申请结项。

规划课题、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4951-新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优秀课题申报书模板精选新时代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问题的提出产教融合已成为近年来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方针。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国办发〔2017〕95号)颁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bztq31h5t8mqar1rud16ehs64cxmy011z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