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综合性实验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实验学期 2014 至 2015 学年 第 一 学期 学生所在院部 环境工程学院 年级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王晓菊 实验成绩
计算机学院制
实验报告须知
1、 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时,必须为打印稿(A4纸)。页面空间不够,可以顺延。 2、 学生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封面相关栏目、实验地点、时间、目的、设备环境、
内容、结果及分析等。
3、 教师应该填写的内容包括:实验成绩、教师评价等。
4、 教师根据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中实验内容的要求,评定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成
绩;要求在该课程期末考试前将实验报告交给任课教师。综合性实验中,所涉及的程序,文档等在交实验报告前,拷贝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统一刻录成光盘,与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一同上交到学院存档。 5、 未尽事宜,请参考该课程的实验大纲和教学大纲。
《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 2014 年 12 月 1 日 实验题目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学习和掌握TCP/IP协议分析的方法及其相关工具的使用。 2. 熟练掌握 TCP/IP体系结构; 3. 学会使用网络分析工具。 4. 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有关协议分析; 二、设备与环境 ? 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系统 ? TCP/IP 协议 ? Sniffer工具软件 三、实验内容 1.掌握网络抓包软件Sniffer内容包括: ? 捕获网络流量进行详细分析 ? 利用专家分析系统诊断问题 ? 实时监控网络活动 ? 收集网络利用率和错误等 2.协议分析(一):IP协议,内容包括: ? IP头的结构 ? IP数据报的数据结构分析 3. 协议分析(二):TCP/UDP协议,内容包括: ? TCP协议的工作原理 ? TCP/UDP数据结构分析 四、实验步骤 (一)捕获数据包前的准备工作 1.定义过滤规则: 数据包分析 (1).在主界面选择选项Capture—Define Filter (2).选择Address标签: 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以一种地址类别(包括MAC地址,IP地址和IPX地址),从而按照这种类别地址对数据包进行过滤,本次试验选择IP地址; 模式Mode选择Include Mode ,表示包含下面的定义,即过滤下面定义的Station1和Station2之间的数据包; 在Station1中输入118.230.132.XX,在Station2中输入Any,表示在本机和其它任何站点之间; 选取Profiles,在对话框对上述定义的过滤规则进行命令“123”并保存。 (3).选择Advanced标签: 定义希望捕获的相关协议的数据包,选取IP; 在Packet Size下拉列表中选择All,表示要过滤所有尺寸的数据包。 (4).选择Buffer标签: 定义保存数据包所需的缓存区大小,设Buffer size为40M; 设置缓冲区数据存放的位置为“D:\\wujing\\”文件夹下。 2. 应用过滤定义规则: 在主界面选择Capture---Select Filter---Capture----123 (二)观察捕获信息 在主界面选择Capture----Start启动捕获引擎; 然后浏览不同网页。 (三)捕获数据包后的分析工作 在主界面选择Capture---Stop and Display停止捕获包并显示。 选择Decode标签,表示数据包的解码。 在列表中任意选择一对站点,在下面显示相应数据包的内容,其中: DLC Header表示数据链路层帧头 IP Header表示网络层IP数据报报头 TCP Header表示运输层TCP报文段报头 五、协议验证及结果分析 首先记录IP数据报的格式及其内容如下: TCP数据结构分析: 启动抓包,数据显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