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信息处理能力
核心原则 1:便民原则
计算机操作目的是方便快捷,如违背此原则可快速排除。 核心原则 2:英语思维
计算机快捷键,常用函数等,一般都是英文缩写,可用英语思维快速选择。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硬件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扬声器等。
二、软件
(一)数字化媒体
数据储存格式:二进位制。
(二)系统
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辅助处理等。
2、应用软件:办公软件系统、多媒体处理软件、Internet 工具软件。
(三)计算机病毒
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能自我复制,快速蔓延,影响计算机的使用。
WORD 的操作
知道各个功能区分别叫什么,知道图标的意义
基本编辑技术:
1、选中(单击:一行、双击:一段、三击:全选);2、查找替换
EXCEL 的操作
单元格是表格数据的基本存储知识。
一个 EXCEL 工作簿包括 255 个工作表,默认的工作表有 3 个(sheet1、2、3)。最新版本不限工作表个数。
工作表有自己的标签,不能单独存储。公式的一般形式:=<表达式> 常用函数:
SUM(参数 1,参数 2,……):相加求未知数。AVERAGE(参数 1,参数 2,……):算术平均值函数。MAX(参数 1,参数 2,……):最大值函数 MIN(参数 1,参数 2,……):最小值函数IF:条件函数 COUNT:统计函数
数据库操作:排序:数据—排序—降序和升序。 筛选:多字段筛选“且”。
PPT 的操作
右边主要操作区编辑,备注区提示作者但不显示在公共屏幕上。最左边大纲浏览区。 基本组成单元:幻灯片。
知道每个图标的功能,知道不同视图格式的显示。
PPT 插入时不能直接插入文字,只能以文本框的形式进行插入。切换和动画的区别:
切换:每页与每页 PPT 的切换方式。
动画:本页 PPT 中文本框中的文字的出现方式。
第十五章 逻辑思维能力
第一节 演绎推理
一、真假推理
做题技巧:
方法 1——找矛盾:题干信息出现两句矛盾话语,可确定其中必有一真或一假。方法 2——代入排除法:将选项代入题干信息进行验证,得到正确答案。 识记:矛盾命题
1、找到矛盾:一真一假。
2、避开矛盾:一真其余全假,一假其余全真。 3、得出结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
6 种矛盾关系
二、翻译推理
【考点 1】联言命题 “P 且 Q”
分清是关系还是属性。 关系命题:李白和杜甫是朋友。
属性命题:李白和杜甫是诗人。 【考点 2】假言命题 A 分清谁推谁
1、“前推后”
典型关联词:“如果 P,那么 Q”、“只要 P,就 Q” “要想…就…”“凡是…都…”“只要…就…” 例子:只要下雨,地就会湿。2、“后推前”
典型关联词:“只有 Q,才 P”
“不…不…”、“除非…否则不…”
例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考点 3】否命题
与矛盾命题的方法相同
【考点 4】逆否命题
例子:下雨→地湿,地不湿→一定没下雨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推理规则:由 A→B,B→C,可得到 A→C,也可得到-C→-A
三、分析推理
识记(一)排除法1、选项代入法:
(1) 将选项带入题干条件;
(2) 判断是否满足题干条件,排除选项。
2、题干排除法
(1) 根据题干寻找约束条件;
(2) 根据题干条件排除选项。
识记(二)最大信息
1、寻找题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2、根据高频率关键词确定信息;
3、根据确定信息确定选项或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