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时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的运动速度。
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纪录数据。
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 4.能写出比较完善的探究报告。 二.知识回顾
1.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 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快慢。 2. 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说明乌龟胜了兔子,是指乌龟的 、速度快;而在它们比赛开始时,又说兔子跑得真快,是指兔子的 速度快。 3.物体做变速运动,前10min走了3km,停止5min后,又以240m/min的速度运动了5min 求;前10min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导学内容: (一):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2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测量平均速度时: 1. 实验原理: 。
2. 实验器材: 、 、斜面、小车、金属片。 3. 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 、 物理量。 4 .测量路程需要 ,测量时间需要 。 5. 测量平均速度步骤 (二)小组合作探究:
1.小组检查器材后组装斜面。(调整斜面倾角使小车能缓慢的滑下。)
2.小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路 程 S1= S2= 3.分析实验:
运动时间 t1= t2= 平均速度 v1= v2=
1.比较小车在两个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吗?
2.为什么说到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五.当堂检测:
1.学校操场上的跑道的长度是已知的。怎样利用这条跑道和手表,测定自己正常步行时、竞走时、长跑时的平均速度?
2.有一个量程为2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估测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卸除具体步骤。 六、达标训练
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试验中,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sAB= cm;tBC= s; vAB= m/s;vBC=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的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2.一列长为12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座3000 m长的大桥,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 s,求火车过桥时的速度是多少?
第五课时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自主学习
仔细阅读课本P27~P30页,掌握下列概念。
1、课本P27页图2.1-1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用手按住发声的音叉,发声停止,该现象说明 停止,发声也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 体, 体或 体。 3、声音的传播需要 。在空气中,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 4、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两个人面对面的说话也听不到,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是 ,而 不能传声。
5、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速的大小既跟介质的 有关,还跟介质的 有关。
6、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声速的单位米/秒用符号表示是 。
7、从P30“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可以得出:一般情况下,声音在 体中传播得最快,在 体中次之,在 体中传播得最慢。(想一想:为什么要加“一般情况下”这个条件)
8、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m/s(要记住这个数值,以后用到),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二、学测同步 (一)回声现象
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便听到了回声(如:对着山崖高声喊话,会听到回声;在礼堂里说话时会听到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是雷声经过多次反射的回声,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等)
2、能够区分出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时,人耳才能把这两次声音区分开来,才能听到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下时,反射回来的回声和原声就会混杂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响亮。
3、回声的应用:应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如测量车到山的距离,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等)。
测量原理为:s=v 声t,其中t为声音从发出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v 声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三、跟踪练习:
1、在屋子里谈话比在矿野里谈话听起来更响亮,这是因为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和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不到 s,最终使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2、例题:一个人站在山崖前,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8 s他听到了从山崖反射回来的回声,求这个人离山崖的距离。(当时空气的温度是15℃)(通过此例注意解物理题的四个步骤) 已知:V=340 m/s,t=2.8s
求:S解:S=v 声t=×340 m/s×2.8s=476 m
12
答:这个人离山崖476 m。 六、课堂训练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涉及到的发声体分别是 、 、 ,这些声音通过 以 的形式传入了耳内的。
2、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或细砂),击鼓时,鼓发出声音,同时会看到碎纸屑(或细砂)在鼓面上不断地跳动,这说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 。
3、在一根足够长的自来水管(水管中有水)的一端敲击一下,站在另
一端的人能到 次敲击声,这些声音先后分别是由 传来的。
4、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逐渐变小,最终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内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5、一人对着一口枯井大喊一声,经过0.18 s他听到了从井底反射回来的回声,则这口枯井的深度为 。(设当时的温度为15℃) 6、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 (填“快”或“慢”)的缘故。
7、有人说,在月球表面上,飞来的流星打在月面岩石上像演无声电影
一样,在月球表面上的空间里不发生一点儿声响,你认为这种说法 (填“有”或“无”)道理,这是因为月球表面上是 ,而 不能传声。
8、实验题: 真空响铃实验 在一个密闭的瓶子里,用细线系着一个铃铛,瓶子里有空气,用力摇动铃铛,可以明显地听到铃声,这说明 和 都可以传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瓶子里空气越来越稀薄,会听到铃声越来越 ,直至 。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9、 “神舟七号”的宇航员走出太空舱,在舱外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其原因是 (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10、吹笛子时,人听到美妙的笛声是由于: ( ) A、气柱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B、竹笛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C、人声带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D、竹笛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了声音.
11、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12、一辆汽车以12 m/s的速度行驶,在距前面峭壁某处鸣笛后继续行驶,司机经过2.5s听到了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回声,求鸣笛处离峭壁的距离?
第六课时 2.2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
1、知道声音的不同决定于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能用实验去验证影响乐音音调、响度的主要因素(频率、振幅); 3、知道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了解一些动物能听到的大致频率范围; 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一、课前检测
1、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吗?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3、人听到声音应具备哪些条件? 二、预习交流 知识点一:音调
一、仔细阅读演示实验,参照课本图2.2-1做课本演示实验,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先后两次实验,改变尺子伸出的长度。
(2) 用手拨动钢尺时,偏离中心的程度相同(振动幅度相同) (3) 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听尺子振动发出的音调。
你的发现:尺子伸出长,尺子振动 (快、慢),你听到的声音音调 (高、低)尺子伸出短,尺子振动 (快、慢),你听到的声音音调 (高、低),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全册)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