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思政课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曾立荣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3期
摘要:思政课互动式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对话、研讨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形成主体间及主体和环体间和谐的互动关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能力,塑造其良好个性的一种教学理念。其模式构建主要是要在明确内涵和指导理念的基础上,把握实施、管理和评价环节。 关键词:思政课;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59-02
一、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内涵分析
思政课互动式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对话、研讨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形成主体间及主体和环体间和谐的互动关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能力,塑造其良好个性的一种教学理念。这是一种在主体性教学理念指导之下的中观层次的教学理念。
根据参与对象不同,互动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主体的自我互动,也就是主体的“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互动,即通常所说的“心灵对话”。借此,外在的知识、思想、情感得以内化为主体内在的知识、思想和情感,进而外化为正确的行为。二是主体间的互动。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群体、个体互动。三是主体与环体之间的互动。这是师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以及网络利用等。高校思政课互动式课堂教学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1]。
二、课堂教学互动要以主体性教育理念为指导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教育者发挥自身主体性和培育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引导和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为前提,反对被动式的单向度教育模式。它强调的是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认知结构的建构。
思政课互动式课堂教学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教师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活动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