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优化教育生态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实 施 方 案
咸安教育随着省级均衡发展的验收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目前咸安教育面临着一个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时间点,如何确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形成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已是咸安教育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提出了“全面优化教育生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发展策略,为了实施这一策略,特制订“全面优化教育生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为指南,以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引擎,以优化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为主轴和主线,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优化教育生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确保教育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思路
开展全面优化教育生态,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活动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核心”,坚持“两个提升”,提倡“三个抓好”,做到“四个有效”,严格“五项管理”,实现“六个转变”。
围绕“一个核心”,就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两个提升”,就是提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质量。
提倡“三个抓好”,就是提倡全体班子成员静下心来抓好管理,潜下心来抓好课改,沉下心来抓好质量。
做到“四个有效”,就是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有效辅导。 严格“五项管理”,就是严格办学行为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学生常规管理、教育资源管理、师生考核评估管理。
实现“六个转变”,就是学校管理向精细化转变,学校的发展向特色化转变,
教师的教学行为向生本化转变,教学手段向信息化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向自主化转变,学生的发展向多元化转变。 三、 目标任务
(一)优化德育实施途径
全面优化教育生态,要在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拓宽德育途径上寻找新的切入点,要把“学生社团”“学科渗透”“家校共建”作为学校组织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平台。
1、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建立和完善学生社团管理机制,丰富社团活动,构 建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德育工作平台。要不断完善社团的领导机制、创新活动机制、规范管理机制,引导和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2、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切实抓好以学培德,以德促学工作。要把学科德育渗透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校本研究的重要内容。要开展校级学科德育渗透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
3、加强家校共建。要继续完善家校共育德育网络,把学校德育“小课堂”同社会德育的“大课堂”结合起来,实现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积极营造良好的以德树人的教育氛围。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搭建“家校通”网络平台,增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二)优化教育管理
1、优化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切实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2、严格控制作业量,提倡布置实践性、体验性、探究性课外作业。严格控 制学生在校时间,规范办班行为,规范学籍管理。
3、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要健全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优化管理措施,创新管理方法,规范管理流程。 (三)优化信息化教学手段
1、积极推进空间应用。建立利用学校机构空间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机制,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学校管理精细化。依托个人空间,建立“名师工作室”,实现区内教师资源共享、教研协作、互助学习等专业发展途径。
2、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集聚、配置和规模化应用。依托各类活动的开展,组织教师晒课,评选一批“优课”,充实地方性数字教育资源库。
3、巩固深化“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实现“同步课堂”“专递
课堂”“教学点资源项目应用”等多种课堂形式在初小、教学点中的常态化应用,解决其“开齐课,开好课”的问题。
4、探索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各环节的策略与方法,发现一批信息化教学骨干教师和课堂典型案例,以点带面,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四)优化课堂教学。
1、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组织教学策略专题研讨会、观摩示范课等,指导帮助各学校、各学科学习研究创建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系。
2、以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公开课为载体,引导广大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并将具有先进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推广,以期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3、引导广大教师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主动研究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4、大力推进校本研训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中学以学科组为单位、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教研片要牵头开展分片、分校、分类的集体备课活动。
5、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搞好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创建“有效课堂”。 6、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创新和五大能力的培养。即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创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和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
(五)优化教研的方式方法。
1、开展务实、创新的教育科研活动。教育科研要植根于教学活动之中,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科研的出发点和归宿。认真组织好研究课、评优课、观摩课,继续开展优质课评比竞赛活动,推动教法研究,探讨课堂教学艺术。
2、大力推动网络教研,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教研室和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好省、市、县教研网的资源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发挥名师工作室、QQ群和教研博客的优势,构建开放式教研网络,开展好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以信息化带动教研现代化。
3、教研人员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下移到课堂、教师和学生中,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