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因接种百白破造成的硬结
接种疫苗时,局部硬结是比较常见的反应。轻者仅有米粒大小的且仅在按压触摸时才能发觉,严重时硬结突出、色泽暗紫、有波动感,更甚者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其中百白破又是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接种次数较多的、最容易出现硬结的疫苗,给小儿造成很大痛苦,给家长带来很多困扰。
今天,根据自己和杭州同仁们的经验,来分享工作中处理接种百白破后出现硬结的方法。 一、造成局部硬结的原因
百白破疫苗是由百日咳菌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接种后,可使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用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预防。但是该疫苗内含有吸附剂氢氧化铝,会导致部分受种者会出现注射局部不易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硬结,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可形成溃疡。
除了疫苗本身属性外,以下几点原因也可以产生硬结:1、百白破疫苗呈乳白色,稍混悬,易沉淀,注射前未充分摇匀;2、注射疫苗速度快,注射后局部浓度高,使之在肌肉组织中不易很快渗入毛细血管,导致局部组织肿胀,易形成硬结;3、注射部位太浅,疫苗注射到皮下,不被吸收,达不到肌肉层易形成硬结;4、疫苗抽吸操作不正规而混有微粒,据有关报道,抽吸过程带有微粒,如玻璃粒、纤维,尤其是肉眼看不到的颗粒更易发生硬结。5、个体因素
二、如何避免产生硬结
1.认真预检,确定适种儿童
根据疫苗说明书中的禁忌症进行一一排查,不符合健康条件的,不得接种百白破疫苗。
2.规范操作,避免硬结产生 (1)核对疫苗,充分摇匀
接种前一定要做好“三查六对”,仔细核对接种者姓名、性别、年龄、接种的疫苗及疫苗批号等,确认无误后,充分摇匀后再进行肌肉注射(如果摇不匀,成花絮状分层可能已经冻结过的,就不能再用了)。冻结破坏了百白破疫苗的结构,使吸附于蛋白分子表面的氢氧化铝解离,形成铝盐结晶,使其降低应有的免疫效果,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适度复温,减轻刺激
接种前,将化好后的疫苗有液体部分放在虎口,觉得没有凉意后,再行接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局部冷刺激,有效避免硬结产生。
(3)确定部位,深部注射
接种前要仔细触摸接种部位,避开卡疤,皮疹、硬结等处。一般在上臂三角肌中部,与皮肤表面呈90度,针尖朝上,进针约三分之二,进行深部肌肉注射;接种后在接种本上写明接种的部位(左大腿、右上臂等),两侧上臂三角肌交替进行,忌在同一部位进行反复注射;并告知家长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如有疫苗告知书或者接种本上有标注,划上横线,让家长关注。
3、合理存放,避免疫苗冻结
百白破疫苗的冷链温度要求在:2℃-8℃存放 ,温度过低,容易冻结。所以,一般存放在冰箱的上层为佳。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4、综合考虑,尽量减少针次
如果同时选择接种IPV和HIB,可以向家长介绍五联疫苗,以减少针次,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数次。
三、出现硬结,如何处理
根据纵横平均直径分为弱反应(≤)、中反应(~)和强反应(>)。凡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为局部重反应。
大部分皮下接种的疫苗在注射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有的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这种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轻度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也可以用新鲜的土豆片或者硫酸镁粉剂湿敷,同样有很好的效果。
对特殊敏感的人可考虑给予小量镇痛退热药,一般每天2~3次,连续1~2天即可。 综上所述,针对接种百白破三联等肌肉注射的疫苗后出现硬结反应的原因,应用以上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硬结的发生率。在工作中,接种人员应做好接种现场及自身的清洁,正确管理疫苗,运用良好的接种技能和较强的责任心,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严格掌握注射指征及禁忌证,接种后与家长多沟通如何做好家庭护理,既减轻了小儿痛苦,硬结反应也可以避免或大大减少。
此外在接到家长反应时,建议请业务精、态度好、口齿灵一点的人进行接待。不要在家长面前表现得唯唯诺诺,或者说对处理完全没有把握,不要出现说我去看下书或者我去问下上级领导,这个可以在私底下操作,以免家长觉得业务不精,对疫苗出现不信任感。同时发现不能处理的异常反应还应及时向分管的疾控中心报告。
以上就是我们在工作中针对硬结,尤其是百白破硬结的处理方法,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摘自《国家免疫规划论坛》 整理人:浙江省安吉县递铺镇卫生院 缪薇)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