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化学]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化学《酸和碱》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化学】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化学《酸和碱》

一、选择题

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Cl C.溶液温度升高是由于NaOH溶于水放热 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滴入溶液之前,液体的pH<7,则该实验是将稀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此选项错误;

B. 50s时,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表示NaOH溶液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生成的NaCl,此选项正确;

C. 溶液温度升高是由于NaOH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此选项错误;

D. 由图像可知,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此选项错误。故选B。

2.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关于这两种清洁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13 B.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1

C.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D.炉具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显酸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小于7,错误;B、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显碱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大于7,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错误;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炉具清洁剂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正确。

考点:考查酸、碱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的知识。

3.如图所示是X、Y、Z三种金属在容器中的反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三种金属均发生了置换反应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C.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 D.若X为金属锌,则Y可能是铁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X和稀硫酸反应,Y、Z和稀硫酸不反应,则X比Y和Z活泼。 【详解】

A、由图可知,X和稀硫酸反应,Y和稀硫酸不反应,则X发生了置换反应,故A不正确;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强于Z和Y,但Z和Y活动性强弱无法比较,故B不正确; C、由图可知,X和稀硫酸反应,Y、Z和稀硫酸不反应,则X比Y和Z活泼,若Z能从金属Y的盐溶液里置换出Y,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故C正确;

D、若X为金属锌,则Y不可能是铁,因为铁和稀硫酸会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位置越前的金属,金属性越强,原子的还原性越强。

4.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于所加入的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因此开始加入铁粉时得到铜的质量为0;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才开始有铜出现,所得铜的质量不断增加,直到硝酸铜完全反应铜的质量不再改变,不符合题意;

B、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铁和银单质,铁置换硝酸银的过程中溶液质量逐渐减小,而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不变,因此该阶段硝酸铜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等铁粉开始与硝酸铜反应时,硝酸铜不断减小至完全反应,溶液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开始逐渐减小直至为0,不符合题意;

C、铁与硝酸银、硝酸铜的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都不断减小,由于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铜大,所以与硝酸银反应阶段溶液质量减小的速度比与硝酸铜反应时要更大些;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所得到的硝酸亚铁溶液质量不再改变,不符合题意;

D、在未加入铁粉时,混合溶液中只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溶质,而不是三种溶质,符合题意。故选D。

5.下表是人体内或排出液体的正常pH 范围。

血 浆 唾 液 胃 液 乳 汁 胆 汁 胰 液 尿 液 pH 7.35-7.45 6.6-7.1 0.9-1.5 6.6-7.6 7.1-7.3 7.5-8.0 4.7-8.4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酸性最强的是尿液②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③胆汁的碱性比血浆的碱性稍强④胃酸过多可服用含Al(OH)3或NaHCO3的药片 A.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pH大于7显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小于7显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可知: ①酸性最强的是尿液是错误的叙述;

②唾液和乳汁呈弱酸性或中性或弱碱性是正确的叙述; ③胆汁的碱性比血浆的碱性稍强是错误的叙述;

④胃酸过多可服用含Al(OH)3或NaHCO3的药片是正确的叙述; 故正确的选择②④。答案选择B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6.下列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

B.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等于7 C.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将pH试纸湿润 D.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不符合题意;

B、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不符合题意; C、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湿润,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液体的pH需要在一个正常范围,测定人体内液体pH,可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酸性溶液的pH值<7;中性溶液的pH值=7;碱性溶液的pH值>7;pH值<7,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7,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7.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氮气、氢氧化钠 C.空气、氧气、水 【答案】C

B.冰水混合物、镁条、干冰 D.石油、铜、碳酸钙

【解析】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氢氧化钠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B、冰水混合物是水的两种状态混合物,但只含有水这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错误;C、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氧气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正确;D、碳酸钙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故选C。

8.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a、b、c三种曲线中,最终a、b、c都显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如下方案不合理的是 A.在空气中加热

B.加入硝酸银溶液

C.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D.加入稀盐酸

[化学]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化学《酸和碱》 

【化学】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化学《酸和碱》一、选择题1.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NaOH和NaClC.溶液温度升高是由于NaOH溶于水放热D.从20s到40s,溶液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biab1q0gj1emx02sb8q8qp2012ift011e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