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TACE治疗肝癌早期肝功能损伤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TACE治疗肝癌早期肝功能损伤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1例接受海藻酸钠-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前1周及术后第5天均抽血检查并对肝功能进行Child分级,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术前、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与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的关系。结果:(1)海藻酸钠-TACE术后ALT、AST较术前升高,ALB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容易出现发热、肝区疼痛两项并发症。(3)术前、术后肝功能Child分级无差别,肝功能Child B级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乏力。结论:海藻酸钠-TACE术后有一定程度的肝损伤,但不会导致肝功能Child分级下降,并发症轻,安全性高。
标签: 肝癌; 海藻酸钠;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功能; 并发症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中国的肝癌最新年发病及死亡病例数均超过全球平均的50%,分别为中国恶性肿瘤的第2、3位[1-2]。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公认的中晚期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也有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射频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恩度等治疗办法[3-5]。目前栓塞剂常用的是碘化油,临床使用的也有海藻酸钠、PVA颗粒等。因局部高浓度化疗药物、血管栓塞的影响,多数TACE患者术后会出现肝功能损伤、腹痛、腹胀、发热、饮食差、睡眠差、骨髓抑制反应、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6]。本文主要讨论海藻酸钠-TACE术后,患者血液肝功检查、肝功能Child分级及并发症情况,评价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就诊于本院的符合条件的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8~73岁,中位年龄50岁;单个肿瘤9例,多个肿瘤11例;肿块位于右叶12例,
左叶7例,两叶均有2例;合并门脉癌栓2例,
4例合并高血压病,1例合并糖尿病。入选标准:(1)符合现代肿瘤学肝癌的诊断标准[3];(2)患者Karnofsky评分>60分;(3)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4)治疗期间不接受其他治疗;(5)患者本人愿意接受本治疗方法。本研究已经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TACE术,采用Seldinger方法穿刺股动脉,成功后置入动脉鞘,再置入导管,选择或超选择至肝癌的供血动脉(如存在血管变异,或者靶血管较细等因素致使导管甚至超微导管无法超选进靶血管时,将导管至于肝固有动脉);先灌注化疗药物,再将吡柔比星、海藻酸钠和造影剂制成混合液,进行血管栓塞。术前常规给予地塞米松及昂丹司琼对症处理,术后卧床、右下肢伸直24 h,禁食水2 h,术后均给予保肝、免疫、液体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液肝功检查 记录术前及术后第5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的值。
1.3.2 术后并发症 记录术后所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求出并发症发生率。
1.3.3 肝功能Child分级 用Child-Pugh分级标准评价术前及术后第5天肝功能,进行分级,将术前术后的肝功能不同分级进行比较。
1.3.4 术后并发症与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的关系 记录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例数,按术前肝功能Child不同分级分组,得出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和确切概率法,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血液肝功检查比较 本研究显示,术后第5天,患者的ALT、AST较术前均升高(P<0.05);而ALB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DBIL、I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 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发热和肝区疼痛,分别占90.4%(19/21)和76.2%(16/21),其次为乏力(11例,52.4%)、恶心(9例,42.9%),其余并发症依次为腹胀(3例,14.3%)、腹腔积液(2例,9.6%)、呕吐(1例,4.8%)、感染(1例,4.8%)。
2.3 肝功能Child分级比较 患者术前Child A级11例,B级10例,术后A级7例,B级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术后并发症与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的关系 术后肝功能Child A和Child B级患者均容易出现发热、肝区疼痛,肝功能Child B级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乏力(P<0.05),见表2。
3 讨论
肝癌早期诊断困难,目前有多种肿瘤标记物可用于早期诊断肝癌[8-10]。就诊的肝癌患者约80%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目前常用的栓塞剂为碘化油,因其为短效栓塞剂,其疗效时间较短,患者需多次反复进行。因此,国际卫生组织(WHO)将寻找肝癌的新的方法列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11]。海藻酸钠微球(KMG)是一种新型的栓塞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组织相容性,其材料安全、无毒[12],3~6个月逐渐以分子脱链的形式无毒降解消失,
最终降解产物为无毒的不参加机体代谢的多糖随尿液排出,可重复进行栓塞治疗[13]。
肝功能损害手术后较普遍[14]。目前对于以海藻酸钠微球为基础的TACE治疗肝癌引起的肝损伤,报道不多,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研究显示,海藻酸钠-TACE术后第5天患者的ALT、AST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海藻酸钠-TACE术后患者肝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另外,对肝功能Child分级评价显示,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别。因此,海藻酸钠-TACE对于肝脏来说是安全的[15]。术中严格控制栓塞剂用量,对肿瘤体积>50%肝脏体积时应分次、分节段栓塞,先栓塞肿瘤主要供血动脉[16]。海藻酸钠-TACE的并发症临床常见的有发热、肝区疼痛、腹胀、恶心、呕吐、乏力、腹腔积液、感染等[17]。本研究中患者发热、肝区疼痛、乏力、恶心发生率分别为90.4%、76.2%、52.4%、42.9%。发热的原因主要为肿瘤的局部缺血坏死、栓塞物刺激、坏死炎性细胞释放致热物质[18-19]。腹痛多数是由于栓塞化疗后,肝脏水肿,肝被膜张力增大所致,或栓塞后肿瘤区疼痛[20]。
本研究存在许多不足,观察病例数较小,样本的代表性相对较差;随访时间为海藻酸钠-TACE术后5 d,为早期不良反应,没有对远期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手术为不同医生进行操作,可能存在操作者偏倚。但是,目前对于海藻酸钠-TACE早期肝功能损伤的研究较少,作为基础性资料,也有一定意义。
总之,海藻酸钠-TACE术后有一定程度的肝损伤,但不会导致肝功能Child分级下降,并发症轻,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Jemal A,Bray F,Center M 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 Ferlay J,Shin H R,Bray F,et al.Estimates of worldwide burden of cancer in 2008:GLOBOCAN 2008[J].Int J cancer,2010,127(20):2893-2897
[3]郑惊雷,梁力建,王在国,等.肝动脉灌注化疗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的研究.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1-3.
[4]曾智明,朱广志.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24-26.
[5]朱莹,张丽娟.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恩度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8):1-3.
[6]黄伍奎,樊喜文,杨树法,等.金龙胶囊减少肝癌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3,40(3):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