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养殖技术
鳖是我国百姓喜爱的名贵水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鳖的市场前景看好,鳖产业自1996年起,经历了市场波动,目前已经处于上升阶段,特别是天然鳖,生态养殖的鳖仍然保持较高的价格,市场需求不大扩大,所以生态养鳖或半生态养鳖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食,药用价值:在中国民间,认为鳖能强身健体,有滋补功能。李时珍《本草纲目》介部四十五卷记载:
鳖甲:气味咸,平,无毒,主治心腹淤症,血淤腰痛,清疮肿,治阴虚,梦泄,吐血不止。
鳖肉:主治伤中益气,补不足,去血淋,补虚,补阴,滋阴凉血。 鳖生血:主治口眼歪斜,小儿疳劳潮热脱肛,四肢发凉;做(作)为补血剂也有效。
自古以来,甲鱼就是补虚佳品。《日用本草》载,甲鱼能大补阴之不足。《随息居饮食谱》中称,甲鱼能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所以,凡形体消瘦、平素怕热、口咽干燥、大便秘结、阴液亏虚、心烦失眠、阴虚火旺、面色潮红、午后低热的人,都可食用甲鱼。中医实践证明,食用甲鱼对虚劳、遗精等病症有一定辅助治疗的作用。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甲鱼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不仅有利于肺结核、贫血等多种病患的恢复,还能降低血胆固醇,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益。
尽管如此,食用甲鱼并不是对所有的病人都有益,慢性胃肠疾患者、活动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肾衰患者等不适宜食用或过量食用。
一、中华鳖生物学习性 (一)分类地位
中华鳖俗称鳖、甲鱼、水鱼、团鱼、王八等,在分类上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目前世界上有龟鳖动物几百种,鳖科有6属20种。但我国境内已知的鳖有2属
1
3种,其中鳖属有2种,即中华鳖和山瑞鳖。山瑞鳖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省的高原中,因其数量少,繁殖慢,已被定为我国二类野生保护动物。我国人工养殖的品种是中华鳖。中华鳖在我国分布也很广,并根据其生存的地域生态条件不同,形态上也略有差异。习惯上将其分为三个生态品系,即北鳖,江南花鳖和高山鳖,其中江南花鳖养殖的较多,在南京市场上称梅花鳖,野生的出售价较高。也有的地方因土质和生态条件的关系,有一些体色发黄的鳖,被称为“金鳖”,“沙鳖”等。工厂化快速养的鳖一般体色较黑,不太受百姓欢迎。安徽省地处长江、淮河流域,本地长江以南有江南“梅花鳖”,淮河两岸有“淮河鳖”。目前,国内进入养殖生产的基本上都属于中华鳖,但种质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在生产中也形成不同的地方品系和习惯称谓。
1、黄河鳖。黄河鳖是中华鳖的一个区域品系,原产于黄河流域。黄河鳖除具有中华鳖物种生物学特征外,另具自己的特点:体型扁薄紧凑,体色与其他品系中华鳖有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腹甲呈现黄色,肉质细腻,富含多种呈味性氨基酸和脂肪酸。其优良的品质已引起消费者和养殖界的广泛关注,并倍受青睐。黄河鳖生存于黄河流域和我国北部地区及中部盐碱地带,冷暖多变,四季分明,水体矿化度和碳酸碱度较高,从而形成其独有的特点。一是生命力顽强,即使水体及气温高低频繁交替变化,长时间冬眠和生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均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二是体内沉积的能量物质中富含多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胶质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鳖种,同等规格的鳖体中,黄河鳖鲜体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鳖种2.8个百分点,比其他鳖种的野生鳖还高出0.6个百分点;三是体色呈桔黄色,体型椭圆紧凑,裙边宽厚,外观等方面与其他鳖种有差异;四是生长速度快和抗逆性强。
上海海洋大学蔡完其等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的7个地方品种,在温室恒温(30摄氏度)条件下,进行了从稚鳖到成鳖 300余天的养殖性能的比较试验。结果是:7个品种间日均增重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鄱阳湖鳖>洞庭湖鳖>台湾鳖>太湖鳖>崇明鳖,黄河鳖极显著地优于其他品种(T>0.01)。
2、日本中华鳖。日本在60年代初从我国引进了江苏太湖产纯种
2
中华鳖,通过几十年的人工精心选育、提纯复壮,培育出“日本中华鳖”种。目前日本国内养殖的鳖基本上均为此品种。
在杭州地区1995年反过来从日本引进,通过适应性养殖、筛选及提纯复壮,已成为适应我国内养殖的优良鳖种。(1)主要特征。日本中华鳖体形呈椭圆,体表光滑、色泽晶亮,背甲扁平,背甲表皮油青黑色,腹部白底并有暗色斑花点,裙边腹面呈淡黄色(产地中华鳖裙边腹面不呈黄色),厚实而宽大、坚挺,肉质丰满,裙边宽度与鳖体背的长度比例达到37%,比本地中华鳖多5%,增加了可食部分,整体外观似野生中华鳖。(2)养殖习性。在养殖中,日本中华鳖喜阳光晒背,能集中上食台吃食,吃食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晚上喜在灯光照射下吃食;翻池分养,捕捉出售等惊动很少影响当日吃食和生长。性情温驯且胆大,灵敏度高,精神活泼,四肢攀爬有力,大小间很少互相残杀。在温室养殖中,较本地中华鳖有集居的习性,密度小反而会影响吃食和生长;稚鳖阶段放养量一般为50只/平方米,幼鳖阶段20~40只/平方米,400克以上7~8只/平方米,很适合高密度养殖。对环境的剧变有一定的承受力。日本中华鳖繁殖能力强于本地中华鳖,每年5月初至9月初为产卵期,比本地中华鳖提早和延迟。一般三龄后亲鳖产蛋及受精率开始正常,年产3~4窝、40~80枚蛋。冬眠后15℃水温开始复苏,上食早,体质恢复快。
3、淮河鳖。淮河鳌主要分布在安徽淮河流域两岸,以安徽蚌埠周边区域为代表,中华鳖背部的基本体色是黄褐色或土黄色, 不规则地分布有黑褐色雪花样斑点,其中, 黄河鳖背部呈较清爽的土黄色, 黑褐色雪花样斑点较少,淮河鳖的背部也都基本上呈黄褐色或土黄色, 黑褐色雪花样斑点不多,淮河鳖裙边较宽而厚, 裙边后侧宽/背甲长的比值在16%~18%之间。淮河鳖的生长速度在中华鳖7个群体间在生长速度和群体产量上仅次于黄河鳖。
(二)生物学习性
1、栖息习性与生活适温。喜欢栖息在环境安静,水质活爽,水体稳定,光照充足,饲料丰富,无污染的水域环境中。一般养殖水体的盐度不超过0.1%,而PH7~8。鳖是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最为敏感,其调节机能有限,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为25~35℃,当温度15℃以下
3
时鳖的活动和摄食明显减少,温度下降到10℃以下时,完全停止活动进入冬眠状态,一般11月中下旬开始,直到第二年4月上旬。如水温超过36℃,则会进入深水避夏,38℃以上完全停止生长,进入夏眠。鳖喜欢光和晒太阳,称为晒背,在晴暖的天气下,一般每天晒2~3个小时,夏天也不例外。晒背是一种生理现象,十分重要,其生理功能为:(1)提高体温,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2)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寄生虫和细菌。(3)合成维生素,促进背甲皮质增厚变硬,增强对外来浸袭的抵御能力,并利于生长,经常晒背的甲鱼裙边较厚。所以在人工养殖中要搭晒背台。
2、食性。鳖属杂食性,偏动物性动物,在野生条件下,鳖大多数喜食低脂肪,高蛋白活性饲料,而且品种十分广泛,约有30多种,从解剖中发现,依次出现较多的是螺,蚌,虾 ,鱼,蟹,蚯蚓及一些鲜嫩的水草,蔬菜,水生昆虫和低栖动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动物内脏,猪肺,猪肝,牛肝,猪血,禽肉,蚕蛹,谷类都很喜欢。对配合饲料也很喜欢。饲料不足时,会相互残杀。
3、生长速度。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缓慢,个体达到500克,需要3~5年的时间。生长速度和地域,性别,年龄,温度有关。(1)地域。台湾南部和海南,养两年体重可达500克左右;台中,广州等需2~3.5年;长江流域4~5年;北方6年。(2)不同年龄:长江流域常温养殖情况下,当年鳖体重可达5克~15克;两年重50克~100克;三年300克~500克;五年600克~1000克。一般五年以上生长速度显著减慢。(3)性别差异:在同龄同一条件下,雌雄生长速度也有差异,在自然状态下体重从100克~300克,雌生长要快于雄40%;从300克~400克,雌雄基本相同;从400克~700克,雄比雌快50%~100%;从750克~1440克,雌雄都慢。(4)人工控温条件:保持30℃,仅13~16个月可达400克~600克。一般在50克以内,生长较慢;50克~100克,生长加快;100克~200克,生长速度明显加快;200克以上生长迅速。
4、繁殖习性。甲鱼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动物。(1)性成熟年龄:不同地域性成熟年龄有所差别,在常温条件下,华南与台湾地区性成熟2~3年,长江流域4~5年,,华北地区5~7年,东北地区6~7年。在人工控温情况下,2~3年可性成熟。(2)交配与产卵:
4
鳖一年春秋两季均可交配,水温20℃以上,最适宜水温25~28℃,长江流域为4~6月,产卵季节5~8月,6月上旬到7月底为产卵盛期。一般体重1千克左右的亲鳖能产卵40个左右。
5、胆怯而好斗。鳖看起来很凶,实际上胆小而机敏,遇到惊吓会迅速逃入水中,寻食物也多在夜间。鳖咬到人后会咬住不放,这是一种对抗性的反应,只有等到鳖感到安全了就会立即松口。另一方面,生性好斗,即使是刚出蛋壳的稚鳖也要互相咬斗,在受到光,色,声等刺激,或在争夺配偶,争夺栖息地,争食物时会咬斗不休。
6、呼吸。鳖是肺呼吸动物,但又生活在水中,要定时到水面呼吸空气,一般每3~(~)5分钟呼吸一次,呼吸频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只将鼻孔露出水面,呼吸时往往在水面形成几个小气泡,人们往往根据这一情况来判断水中有无甲鱼来进行捕捉。
(三)养鳖场设计参数 1、鳖的规格
亲鳖:即用来繁殖的性成熟的,一般个体1000克以上。 后备亲鳖:经过精心选择,符合要求,用来培育为亲鳖的个体,一般体重200克以上。
鳖种:可用来养殖成鳖或选择后育成后备亲鳖,规格为50克~200克。
稚鳖:刚出壳24小时内,卵黄囊未消失,个体重3克~5克。 鳖苗:出壳24小时后,卵黄囊消失,羊膜脱落,营养从外原(源)摄取,个体重3克~7克。
成鳖:是指供上市的商品鳖,个体重400克~600克。 2、一般放养密度 亲鳖:0.5~1只/平方米。 后备亲鳖:0.5~2只/平方米。 成鳖:4~5只/平方米。 鳖苗:40~80只/平方米。 鳖种:20~30只/平方米。
鱼鳖混养:成鳖每亩放200~600只。 3、孵化,成活参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