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1相互理解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爱。 学习 目标 3、知识目标:知道与父母产生不愉快的原因,理解父母以不同方式表达出来的关爱。 重点 知道与父母产生不愉快的原因。 难点 理解父母以不同方式表达出来的关爱。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和父母的争吵》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对是我变了还是父母变了的问题的思考,发现自己长大后的变化——独立意识增强,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 2、能力目标:能够从父母的言行中观察发现细微的爱。 讲授新课 1、 活动园:李晓欣的周记 2、 讨论:你认为是“我”变了,还是爸爸妈妈变了呢? 3、 矛盾大侦探: (1)你也有和爸爸妈妈发生过矛盾吗、产生过不愉快吗?是什么样的事情? (2)你知道为什么和会和父母发生这样的矛盾、不愉快吗? 4、我的小发现: (1)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理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希望能自己作决定,有时会把家人的关心看作是干涉,甚至在明知他们讲的话有道理时,故意与他们作对。 (2)但是,在长辈眼里,我们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永远是长 不大的孩子。我们言谈举止上的一些变化也会让家人感到困惑,觉得我们不服管教,不懂事,经常怀念我们小时候的乖样子。 5、小总结:容易产生不愉快的原因——我与长辈有“不同”。 6、小活动:我们与家人、父母之间还有什么不同呢?请你描述一下了解我与长辈之你和家人的不同。 间的不同,并尊7、小提示:了解彼此的不同,尊重彼此的不同,理解彼此的不同,重彼此的不同,不愉快就会减少。 8、播放视频:《好羡慕别人家的妈妈》 9、小小分享会: (1)你有没有过类似的想法?在什么样的时刻,你也羡慕过别人的爸爸妈妈吗? 读懂彼此的心,从而减少不愉快的发生。 (2)为什么不同的家长对待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态度呢?是不是别人 的爸爸妈妈更疼自己的孩子? 10、想一想,说一说:你的妈妈会如何回应呢?你能从妈妈的回应中感受到什么? 11、学生回答:妈妈可能的回应。 12、小提示:家人或严格地要求我们,或精心地照顾我们,或民主 读懂家人行为背后的爱,对家人多一点理解和包地与我们协商……各不相同的关爱方式,让我们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容。 13、朗读者:唠叨是最温情的爱。 14、读懂家人的心活动:你也能感受到父母的每一份回应、每一句唠叨、每一个举动……背后所蕴含的爱吗?让我们以“你们的爱,我体会到了”为题,一起来说一说,你从父母的什么言行中,感受到了怎样的爱? 课堂小结 我们要用心理解和体会,从家人的言谈举止,甚至是批评和教育中感受他们的爱。 板书 总结提升
、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和你再次相遇。满足您的需求,能够帮到你是我最大的快乐。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携手共同进步。请您阅读此文章后,对该文档进行点赞或留言。文档如有不妥或需改进的地方,请您告诉我,我将尽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档质量,为您服务。在此我深表感谢!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的宝贵意见,是我前进的方向。其目的是文档能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倍感欣慰。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愿你我相伴。共同欣赏沿途的风景,走向美好的未来。
学生每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