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车床尾座体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正确选择毛坯是工艺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的问题,零件加工过程中工序的内容或工序数目、材料消耗、热处理方法、零件制造费等都与毛坯的材料、制造方法、毛坯的误差与余量有关。

2.3.1毛坯的种类

1、铸件 铸件适用于形状较复杂的零件毛坯。其铸造方法有砂型铸造、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较常用的是型砂铸造。当毛坯精度要求低、生产批量较小时,采用木模手工造型法;当毛坯精度要求高、生产批量很大时,采用金属型机器造型法。铸件材料有铸铁、铸钢及铜、铝有色金属。

2、锻件 锻件适用于强度要求高、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毛坯。其锻造方法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自由锻毛坯精度低、加工余量大、生产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以及大型零件毛坯。模锻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生产率高,但成本也高,适用于中小型零件毛坯的大批大量生产。

3、型材 型材有热轧和冷拉,热轧适用于尺寸较大、精度较低的毛坯;冷拉适用于尺寸较小、精度较高的毛坯。

4、焊接件 焊接件是根据需要将型材或钢板焊接而成的毛坯件,它简单方便,生产周期短。但需经过时效处理后才能进行机械加工。

5、冷冲压件 冷冲压件毛坯可以非常接近成品要求,在小型机械、仪表、轻工电子产品方面应用广泛。但因冲压模具昂贵而仅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2.3.2毛坯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1. 零件的材料及机械性能要求

由于材料的工艺特性,决定了其毛坯的制造方法,当零件的材料选定后,毛坯的类型就大致确定了。例如材料为灰口铸铁的零件比用铸造毛坯;对于重要的钢质零件,为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应选用锻件,在形状较简单及机械性能要求不高时可用型材毛坯,有色金属零件常用型材或铸造毛坯。 2. 零件结构形状与大小

大型且结构简单的零件毛坯多用型砂铸造或自由锻;结构复杂的毛坯多用铸造;小型零件可用模锻件或压力铸造毛坯;板状钢质零件多用锻件毛坯;轴类零件的毛坯,如直径和台阶相差不大可用棒料;如各台阶尺寸相差较大,则宜选用锻件。 3.生产纲领的大小

当零件的生产批量较大时,应选用精度和生产率均较高的毛坯制造方法,如模

6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锻、金属型铸造和精密铸造等。当单件小批生产时,则应选用木模手工造型铸造或自由锻造。 4. 现有生产条件

确定毛坯时,必须结合具体的生产条件,如现场毛坯制造水平和能力、外协的可能性。

5. 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材料

为节约材料和能源,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应充分考虑精炼、精锻、冷轧、冷挤压、粉末冶金和工程塑料等在机械中的应用,这样,可大大减少机械加工量,甚至不需进行加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2.3.3确定毛坯的类型及制造方法

由于零件材料为HT200,零件的形状不规则,由零件的生产纲领为成批生产 和零件图技术要求可知,选择的零件应为铸件,采用砂型铸造方法。 确定毛坯的形状、尺寸及公差 毛坯的形状如图2.1-1

图1 毛坯图 尺寸公差为:GB/T1804—m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 AM-H 确定毛坯的技术要求: 铸件无明显的铸造缺陷 未注圆角R2.5~3

7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2.4 基准的选择

基准是用来确定工件上几何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定位基准、工序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由于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定位基准选择不仅对保证加工精度和确定加工顺序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工装的设计、制造成本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定位基准的选择实际上是定位基面的选择。根据作为定位基准的工件表面状态不同,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两种。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应选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粗基准的选择,应合理分配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没有浇口、冒口或飞边等其它表面缺陷,以便使工件定位可靠,夹紧方便。

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基准重合原则 应尽可能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精基准。

统一基准原则 当工件以某一组精基准可以比较方便地加工其它各表面时,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采用此同一组精基准定位。

互为基准原则 为了使加工面间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又为了使其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可采取反复加工、互为基准的原则。

自为基准原则 某些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的精加工工序,可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 便于装夹原则

由附图B.1(零件图)所示的尾座体上的多数尺寸及公差以底面为设计基准,因此,必须先加工底面,为后续的工序准备基准。

根据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基准如下: Φ60H6的孔: 底面 左端面: 右端面 右端面: 左端面 底部右端面: 左端面 Φ35H8的孔: 底面

8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Φ18H8的孔: 底面 Φ5的孔: Φ35H8的孔 Φ32H7的孔: 底部右端面 Φ10H9的孔: Φ32H7的孔 Φ10H7的孔: 左端面 Φ16H7的孔: Φ60H6的孔 Φ32H8的孔: Φ60H6的孔 槽: 底面及右端面

2.5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

2.5.1.表面的加工方法的选择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表面加工的选择,就是为零件上每一个有质量要求的表面,选择一套合理的加工方法。在选择加工方法时,首先要满足加工质量,同时也要兼顾生产率和经济性。确定加工方法时必须根据被加工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选定最终加工方法,然后再选定精加工前的一系列准备工序的加工方法,由粗到精逐渐达到要求。

选择加工方法时还应考虑到工件材料的性质,工件的结构和尺寸,生产类型,具体生产条件和其它特殊要求。

加工Φ60H6的孔,加工精度IT6,查《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P10表1—9,加工方法有细铰、细镗、研磨。而孔的表面粗糙度为0.8,对于D面的平行度为0.1,对于A面的垂直度为0.03,圆柱度为0.01,查《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P11表1—11,查得其加工路线为粗镗—半精镗—精镗—细镗。对于孔进行研磨不方便,因此,不采用。细铰不能保证其形位公差,所以也不采用。

加工Φ16H7的孔,加工精度IT7,查《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P10表1—9,加工方法有细铰,粗拉或钻孔后精拉,细镗,精磨,挤扩孔。而孔的表面粗糙度为3.2,考虑到加工的经济和方便,查《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P11表1—11,查得其加工路线为钻—扩—粗铰—精铰—细铰。由于孔在零件的位置和形状,采用粗拉或钻孔后精拉,不能对孔进行加工。而细镗又会在加工中增加设备和工序,不够经济。精磨孔不方便;挤扩孔,不能保证孔的位置和精度要求,所以这些加工方法不选择。

加工底面,查《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P9表1—8,加工方法有刨削及铣削,

9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拉削,磨削,研磨,滚压,刮研,由于其表面粗糙度为0.8,查《简明机械加工工艺手册》P12表1—12,其加工方法应为粗铣—精铣—刮研。刨削及铣削不能保证其表面粗糙度,拉削加工不方便,磨削、研磨滚压等均不能对工件方便的加工。

平面的加工 加工要求 IT7~IT8 加工方案 说明 粗刨—半精1. 因刨削生产率较低故常只用于单件 和中小批生产 2. 加工一般精度的未淬硬表面 3. 因调整方便故适应性较大,可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完成若干平面、斜面、倒角、槽等加工 表面粗糙度刨— 精刨 Ra(2.5~1.6) μm IT7 粗铣—半精1. 大批大量生产中一般平面加工的典型方案 2. 若采用高速密齿精铣,质量和生产率更有所提高 表面粗糙度铣—精铣 Ra(2.5~1.6) μm IT5~IT6表面粗糙粗刨(铣)—1. 刮研可达很高的精度(平面度、表面接触斑度 Ra(0.8~0.1μm) 半精刨(铣)点数、配合精度) —精刨(铣)2. 但劳动量大,效率低、故只适用于单件、小—刮研 批生产 IT5 表面粗糙度 Ra(0.8~0.2μm) 粗刨(铣)—1. 宽刀低速精刨可大致取代刮研 半精刨(铣)2. 适用于加工批量较大,要求较高的不淬硬平—精刨(铣)—宽刀低速精刨 面 IT5~IT6表面粗糙粗铣—半精1. 适用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淬硬和不淬硬度 Ra(0.8~0.2μm) IT8 表面粗糙度 Ra(0.8~0.2μm) 铣—粗磨—精磨 粗铣—拉削 平面 2. 对要求更高的平面可后续滚压或研磨工序 1. 适用于加工中、小平面 2. 生产率很高,用于大量生产 3. 刀具价格昂贵 10

车床尾座体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正确选择毛坯是工艺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的问题,零件加工过程中工序的内容或工序数目、材料消耗、热处理方法、零件制造费等都与毛坯的材料、制造方法、毛坯的误差与余量有关。2.3.1毛坯的种类1、铸件铸件适用于形状较复杂的零件毛坯。其铸造方法有砂型铸造、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bd8r1berl8xzko02xoc4ddq3430ci00y8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