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学习阶段 导入 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教师组织和引导 真实案件: 1988年白银“8.05”系列强奸杀人案的侦破,取决于Y染色体上DNA的鉴定。 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并讨论: 1、试着说出DNA的中文全名。为什么DNA 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2 、你还能说出DNA 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3、如果得到了DNA方面的证据,是否还需要其他证据呢?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 给出学习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并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 学生分组并讨论 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核酸的兴趣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意图 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三、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重要的作用 。 通过2张图片,告知学生通过染色使DNA变绿,RNA变红。提问:通过图片,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总结:通过图片只能得到DNA在细胞核中,RNA在细胞质中,但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可以得到DNA主要在细胞核中,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图片上只是由于细胞质的红色将少量绿色掩盖。同理,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少量的。 思考:原核细胞中DNA盒RNA分布在哪? (一)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 问题: 学生讨论并回答 自主学习并回答问题 锻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成的长链 1、基本组成元素是什么? 2、核苷酸的组成是什么? 3、根据五碳糖的不同,核苷酸的种类有几种? 4、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区别是什么? 教师总结: 四、系统总结 五、反馈与矫正 核苷酸的种类,碱基的种类,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核糖核苷酸的种类 (二)核苷酸链 每个学生构建6个脱氧核苷酸,并组装成1条脱氧核苷酸链;同桌2人构建1段DNA片段;前后4人构建更长的DNA片段。 教师总结:学生在构建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模型指出DNA与RNA的区别,以及指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可以代表遗传信息。并引导学生指出RNA的结构。 本节课的重点是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平板发放练习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分组构建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链、DNA模型;并思考RNA的模型 学生简要回答出核酸的种类、功 训练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团队合作 通过总结核酸的能、分布以及核酸的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使核苷酸的组成和种类、脱氧核苷酸的组成和种类、核糖核苷酸的组成和种类。 学生练习 学生对核酸在分子水平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对练习情况的评价,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高一此班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回答问题方面,自信心不足。他们对生命本质的探究,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传播媒体的介绍,对核酸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认识还是很浮浅的,没有深入到核酸物质结构的水平上,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通过805案件引入教学,通过DNA模型的构建,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和自信心,并从感性认识DNA。
效果分析
本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全班55人,本节小测,全对23人,有23人错了1道选择题,6人错2道选择题,3人由于系统问题未提交。其中选择题第3题错误率最高,有10人选了A,错误的认为大肠杆菌只有一种核酸;4人选了B,误认为核苷酸的种类与碱基的种类相同;10人选了D,误认为T也可以构成核糖核苷酸。
教材分析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高中生物人教版第一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新课改后,删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这个实验,主要介绍了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由于《遗传与进化》中有大量篇幅详细介绍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本节内容的重点放在细胞层面,让学生了解核酸能够成为遗传信息携带者的原因,为第二模块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一、教学重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难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评测练习
1、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DNA和RNA的基本单位都是核苷酸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内 2、细胞内组成RNA的五碳糖是( )
A、核糖 B、葡萄糖 C、脱氧核糖 D、麦芽糖
3、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利用碱基A、T、G、C可形成几种核苷酸 A、4种 B、5种 C、7种 D、8种
4、在人体活细胞内的核酸中,含氮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磷酸依次有:( ) HIV病毒的核酸呢?( ) A、5种、8种、2种、1种 B、5种、4种、2种、1种 C、4种、4种、1种、1种 D、4种、8种、2种、1种
课后反思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缺少感性认识,利用白银“8.05”破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外,学生对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式理解不够深,如果教师简单地介绍学生无法切实领会,故在教学中采用DNA模型构建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构建DNA模型,加深学生对核苷酸结构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能充分理解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另外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基本掌握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但是知识还未能灵活运用,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自信心不足。
课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二、能力目标
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构建DNA模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生物科学价值观,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