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4年陕西中考古诗文阅读部分试题分析共6页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4年陕西中考古诗文阅读部分试题分析

一、试题总评 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在命题的思路和题目的设置上均体现了陕西省中考报告会“适当调整,平稳过渡”的思路。试题整体难度较2013年基本保持一致,难度稍有增加。古诗文阅读在总体保持平稳的基础上,题型有所变化,考点设置紧扣《中考说明》和教材,难度适中,题量适中。

2014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所选阅读材料为《孔子世家赞》(节选自《史记》),课文链接节选自《〈论语〉十则》;古诗鉴赏选自清朝诗人姚范的《山行》。无论古文还是古诗,文字整体难度并不大,学生运用所学文言知识及推断能力完全可以解决试题中所设置的问题,文字较为浅显,题型规范,符合课标要求。 二、试题特点 1.考点覆盖全面

17题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8题考点:了解常见文言虚词(见附录四)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9题考点:准确划分诗文语句的朗读节奏。了解常见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20题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1题考点:分析概括诗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2题考点:欣赏诗文典型的形象特点和鲜明的语言特征以及常见的表达技巧。

2.回归教材要点

第 1 页

【课文链接】中的三则材料均出自七年级上册第10课《〈论语〉十则》。 17(4)题“愠”的注解出自七年级上册第43页课下注释⑤,释义为:生气,发怒。

18题A项“虽不能察,必以情”出自九年级下21课《曹刿论战》一文,“虽”字注释见172页课下注释④,释义为:即使。

18题B项“烨然若神人”出自八年级下24课《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然”字注释见178页课下注释(15),释义为:……的样子。 18题C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自九年级下册18课《〈孟子〉二章》一文,“则”字在本课中充当连词,意思是如果。

18题D项,“此之谓失其本心”出自九年级下册19课《鱼我所欲也》一文,“其”字在本课中充当代词,意思是他的。

19(2)题,句子翻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七年级上册第10课《〈论语〉十则》,“罔”字注释见44页课下注释④,释义为: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字注释见44页课下注释⑤,释义为:有害。

20题答案涉及的内容和七年级上册第10课框图内容吻合。 框图内容:本课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学习时要熟读、深思、牢记。

20题答案: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很敬仰他。

21题题干中“窈窕”一词,出自九年级下册24课《〈诗经〉两首》中的《关雎》一文,注释在182页课下注释④,释义为:文静美好的样子。

第 2 页

3.强调课内延伸

《孔子家语赞》的内容是对七年级上册43页课下注释②的补充延伸――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山行》中“一路斜阳听鹧鸪”一句的意境和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中相关内容相似――

……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 4.注重能力迁移

17题考查的实词意思,均能在课内找到“影子”。

(1)高山仰止(仰望,敬仰) 居右者椎髻仰面(《核舟记》) (2)不能去云(离开) 一狼径去(《狼》)

(3)没则已焉(停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18题考查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可通过所学知识进行推断。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虽:①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虽然”。 风力虽尚劲(《满井游记》)

虽然,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第 3 页

2014年陕西中考古诗文阅读部分试题分析共6页文档

2014年陕西中考古诗文阅读部分试题分析一、试题总评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在命题的思路和题目的设置上均体现了陕西省中考报告会“适当调整,平稳过渡”的思路。试题整体难度较2013年基本保持一致,难度稍有增加。古诗文阅读在总体保持平稳的基础上,题型有所变化,考点设置紧扣《中考说明》和教材,难度适中,题量适中。2014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所选阅读材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bclk9j41i0n19a8hrgx9da6a52gca00h5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