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 2010年高考调研测试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施行,从法律上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南岛风能资源总储量巨大,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各组能源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风能 B.水能、太阳能 C.石油、沼气 D.核电、生物能 2.海南省加快风电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A.海南能源矿产缺乏,将以风能代替常规能源 B.海南风力发电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海南四面临海,风能资源丰富
D.海南交通运输网络不够健全,能源输入渠道不畅 图1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 )
( )
3.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B.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4.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 )
A.政策、劳动力 C.地价、市场 B.市场、劳动力 D.政策、地价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正式开通。武广高铁全线共设15个车站,途经11个地级市,将广州到武汉的铁路运输时间从过去的10小时缩短至3小时。完成5—6题。
5.武广高铁桥梁和隧道占线路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主要原因包括 ①沿线多高原、丘陵 ②高速铁路要求线路较平直 ③少占用耕地 ④经过山区的主要旅游景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武广高铁对沿线地区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沿线地区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地租差异进一步扩大 ②大城市高速铁路的站点附近将形成卫星城市 ③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 ④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热量条件制约着农作物的种类和分布范围。读图2,完成7—8题。
图2 农作物生长发育与生命活动温度指标示意图 7. 下列经济作物中对E值要求最高的是 ( ) A.棉花 B.橡胶 C.甜菜 D.油菜
8.若到2100年全球增温4℃~5℃,则 ( )
A.俄罗斯甜菜种植面积扩大 B.美国春小麦种植范围向南扩展
C.我国南方山地毛竹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D.山东半岛适宜种植甜菜的面积扩大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9—10题。
E
最低 最低
生长温度 生命活动温度
最适
最高 温度
最高
( )
( )
生长速度 9.“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
A.持续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区域性原则
10.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O2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中,
错误的是 ( ) A.植树造林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发展循环经济
11.图3为某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改进型大棚。该图中不包含的原理是( )
A.温室效应原理
C.节水农业的生产原理
B.水循环原理
D.热力环流形成原理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该自由贸易区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据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12.有关东盟国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湄南河是东盟地区的最长河 B.泰国随处可见基督教堂
C.“新马泰”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是热带风光 D.新加坡海峡波浪滔天
13.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学工业 B.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D.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
读图4 完成14—15题。
14.若图4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
间为 ( )
图4
( )
( )
A.0∶00 B.8∶00 C.16∶00 D.20∶00
15.若图4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
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16—17题。
年 龄 段(岁) 男性人口(万人) 女性人口(万人) 0~14 5.04 3.84 15~29 25.14 37.10 30~44 14.68 11.63 45~59 4.94 4.01 ≥60 1.76 1.78 ( )
16.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C.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 17.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C.促进该市治安的稳定 B.老年人口比重高于青少年人口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D.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 )
图5为某季节某一条纬线上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18—20题。
图5
18.线上四点对应的陆地表面的气压数值最低的是
A.甲 B.乙 C.丙 19.此季节,四地中不可能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20.此季节,四地中降水最丰富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
D.丁地
D.丁地
( ) ( ) ( )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1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4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必考题(共有3道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图 6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4分)
(2)简述图中F区域河流形成的地质作用。(2分)
(3)简述 A 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4分)
22.图7是某海域表面水温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7
(1)图中≥30℃的区域南北最宽约(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