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样已报监理验收;
② 各种原材料试验已完成,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并报监理复核、审批。
③ AC-20中粒式沥青砼组成设计 a 目标配合比设计
将各种规格的单料进行筛分,利用图解法确定各料的大致比例,然后按确定比例对级配校核、调整,最终选择接近级配范围中值偏粗的级配,然后按照规范结合经验以0.5%间隔试配5组不同沥青含量的混合料,测定密度、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求出共同范围,确定最佳沥青含量。
b 生产配合比设计
按照初拟的各种冷料的比例上料,经过二次筛分确定热料仓的比例,按目标配合比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为中值,以0.3%间隔试配3组不同沥青含量的混合料,测定密度、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求出共同范围,进而确定出生产配合比最佳沥青含量。
c拌和设备调试
参照确定的配合比确定的各种冷料的比例,调整拌和机各冷料仓的下料速度,对热料仓逐个进行筛分,确定其符合规范要求的比例,计算每盘混合料所需热料数量,将数据输入拌和楼控制仪,不掺沥青出混合料进行筛分,反复调整直至级配符合要求为止。拌和设备调试已完成,并通过监理验收。
e、生产配合比验证
按照二次筛分确定热料仓的比例和最佳沥青含量试拌,报监理部门、业主会同施工人员一起进行鉴别并通过做抽提试验,验证级配和油石比,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然后进行试验段铺筑。 五、AC-20中粒式沥青砼施工方案
施工时采用沥青拌和站集中拌和,采用无接触式平衡梁件,做为摊铺机传感器的基准,用以控制摊铺厚度和高程,采用两台摊铺机全幅梯形作业,纵向接缝为热接缝,横向接缝为冷接缝。并且每台摊铺机前配备使用一台沥青转运车,使摊铺过程中做到人歇机械不歇全天候作业,尽量减少施工造成的横向接缝。采用振动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按照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碾压成型。具体工艺如下: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冲洗、清扫下承层→拌和机生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摊铺机摊铺→碾压 1、准备下承层
摊铺前对粘层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下基层污染等不合格的位置的进行有效处理,对表面的浮动矿料和杂物都要认真的清扫出路面以外,直至满足规定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铺筑沥青混凝土。 2、施工放样
用全站仪恢复中桩,按照设计要求划出施工的边界控制线。施工时用石灰粉打出两条施工边线,又是摊铺机行走控制线,采用平衡梁红外探头控制施工厚度和高程、平整度。 3、拌和
采用一座西姆4000型拌和站集中拌和,带有自动电子计量系统,配料准确。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拌合温度为180℃,成型温度160~165℃,拌和现场配备三名试验员控制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温度,各料斗配备1-2名工作人员,时刻监视下料状况,不准出现卡堵现象。拌和楼拌制的混合料保证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36s(其中干拌时间不大于5s)。逐盘打印出各项施工数据,进行沥青混合料质量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数据。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运料单。 4、运输
采用运力在20T以上的自卸汽车运料,在车厢内均匀涂一层防粘剂,防止沥青粘车厢。从拌和锅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尽量减小混合料的落距,同时每卸一锅混合料都要挪动一下汽车位置,采用前、后、中,前、后、中三点法装料,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运输过程中用棉被加以覆盖,防止混合料温度表面散失和灰尘污染。并且每车都要准备防水帆布,以防下雨淋到混合料。防水帆布和棉被的面积必须大于车斗。
根据拌和楼的生产能力,并考虑摊铺速度以及运距等因素,选用25辆自卸车,略有富余为宜。为了保证连续摊铺,现场存车不得少于5辆。在摊铺点前100m处设置料车调头牌,料车在调头牌位置匀速倒车行驶,速度要慢,不可急刹车,在转运机机前30cm处停下,挂空挡让转运机顶推前进,不得撞击转运机。
运料车卸料后,残留在车厢内的混合料立即清扫干净,以免影响下一车的混合料质量。 5、摊铺
为保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避免级配离析,摊铺时采用两台沥青转运机配合两台DT1600摊铺机全幅梯形作业进行摊铺,两台沥青转运机具有加温及二次拌合的效用,在两台摊铺机的受料斗上加装一个方形接料斗,运输车辆将混合料通过转运车传送到接料斗中,在摊铺过程中转运机要始终与摊铺机速度保持一致,运输车辆在转运机机前30cm处停下,挂空挡让转运机顶推前进,不得撞击转运机。热接缝避开下层的纵向接缝,用平衡梁控制摊铺高程和摊铺厚度,摊铺机两侧各有一个平衡梁,每个平衡梁上有四个红外探头,施工时根据四个红外探头测得的距地面距离,控制摊铺机每侧熨平板摊铺厚度及平整度。
根据以前的施工经验,初步确定松铺系数(压实系数)为1.2,施工时结合测量员对碾压完成后的标高进行调整。
摊铺机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离析。两台摊铺机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20m之间。摊铺速度根据拌和楼实际出料情况及运输情况,调整在3~4m/min之间,以确保连续摊铺。
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60℃,摊铺过程中,测量员及时检测并记录标高、横坡,设专人检测和记录摊铺厚度和平整度,及时反馈到摊铺机操作手,达不到要求时,立即进行调整并记录。
摊铺时,派专人处理出现的离析等缺陷,摊铺后表面出现粗集料中
的部位,用过筛后的细料找平。缺陷严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
遇到机器故障、下雨等原因不能连续摊铺时,及时将情况通知拌合组并报告技术负责人。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遭雨林的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雨后在下承层未充分干前,不得继续摊铺。 6、碾压
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拟定碾压组合:采用双驱双振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组合碾压,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振压,先轻后重,由低向高阶梯式的原则进行。具体碾压组合见下表: 阶段 初压 复压 终压 压路机型号 CC622 胶轮压路机 BW202 遍2 2 2 碾压方法 前进后退重合振压,相临带重叠10~20cm 前进后退重合静压,每机错轮10~20cm 前进后退重合静压,每机错轮10~20cm 初压应紧跟摊铺机后碾压,第一遍双钢轮碾压时,碾压段不大于20m开始碾压,以后每段工作区域不小于30m,初压温度控制在160~165℃,CC622振动压路机由低处向高处振压第一遍。对于振动压路机前进后退均振压,边缘处预留20cm不压以减少向外推移,每机错轮20cm,碾压回头处错开1M,呈台阶状;第二遍,由高处向低处振压,且把边缘处振压,最后振压呈45~60°回头处阶梯,初压完成。
复压紧接初压后进行,胶轮压路机前进后退皆为静碾,相临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或相临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cm,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