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二)Word版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训练卷

化 学(二)

号位注意事项:

座 封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密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号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不场考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Cu∶64 订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 装 号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证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考准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只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2.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卷 A.Ba(OH) 2溶液和HCl溶液 名B.点燃H2和Cl2的混合气体 姓C.NaOH溶液和CuSO4溶液 此 D.Na2CO3溶液和稀H2SO4溶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级班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

4.下列粒子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

①S2-

②Fe2+

③Fe3+

④S ⑤H+

⑥Na+

⑦Mg

A.①⑦ B.②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⑥

5.在某体系内有反应物和生成物5种物质:H2S、S、FeCl3、FeCl2、HCl已知H2S为反应物,则另一反应物是( ) A.FeCl3 B.FeCl2 C.S

D.HCl

6.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7.下列反应中,反应物中的各种元素都参加了氧化还原的是( ) A.2KNO3+S+3CK2S+N2↑+3CO2↑

B.2KMnO4K2MnO4+MnO2+O2↑ C.4HNO32H2O+4NO2↑+O2↑ D.HgS+O2

Hg+SO2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向FeCl+

2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生成FeCl3溶液:Fe2+Cl2Fe3+

+2Cl-

B.CO-2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CO2+OHHCO-

3

C.大理石溶于硝酸:CaCO+3+2HCa2+

+CO2↑+H2O D.碳酸钡和稀硫酸:BaCO+

3+2H

Ba2+CO2↑+H2O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导电性很差,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B.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否电离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D.NaCl和HCl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10.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

2FeCl3,

下列粒子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Cl2>Fe3+

>I2

B.I2>Cl2>Fe3+

C.Fe3+

>Cl+

2>I2

D.Cl2>I2>Fe3

11.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

3+H

CO2↑+H2O

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

+2H

CO2↑+H2O

C.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

+2OH-

+CO2CaCO3↓+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

+SO2-

4+H+

+OH

BaSO4↓+H2O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较难失去电子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13.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性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

A.Fe3+

、K+

、Na+

、SO2-

4

B.Na+

、K+

、CO2-

3、Cl

C.Mg2+

、Na+、Cl-、NO-

3 D.Ba2+

、K

、HCO-

3、SO24

14.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化学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r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B.SO2在反应中被还原 C.Br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D.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

15.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

、SO2-

4、Al3和M离子,经测定Fe3

SO2-

4、Al3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 )

A.Na+

B.OH-

C.S2-

D.Cl-

16.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ClO3在反应中是还原剂

B.1 mol KClO3参加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得到22.4 L气体 C.在反应中H2C2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1 mol电子转移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1)请把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的编号填在下列空白处: ①既属于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②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③既属于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④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⑤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A.2NaHCO3

Na2CO3+H2O+CO2↑

B.2Na+Cl点燃

2=====2NaCl C.Zn+CuSO4ZnSO4+Cu D.2KMnO4K2MnO4+MnO2+O2↑ E.CaO+CO2

CaCO3

F.4FeS11O高温

2+2=====2Fe2O3+8SO2 (2)根据反应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回答下列问题:①还原剂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 ②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

③当有2 mol HNO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g。 18.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 O2、H2CrO4、Cr(OH)3、H2O、H2O2 。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19.“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是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盐酸(硫酸),试剂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Na2CO3),试剂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Cl(CuCl2),试剂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反应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Mn元素的

化合价由________价变为__________价,被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被________;若参加反应的HCl是73 g,则被氧化的HCl是________g。 22.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的哪种粒子(H2O、H、SO24)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如图所示Ⅰ、Ⅱ和Ⅲ三

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某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Ⅰ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Ⅱ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步确认的实验操作是:在Ⅲ中先加入____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_____。

(4)探究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训练卷

化 学(二)答 案

1.【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Cl4+4NaC+4NaCl,

由此可知B、C、D项都是正确的。金刚石是一种非金属单质,A项不正确。

【答案】 A

2.【解析】 发生离子反应需具备①有电解质参加,②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 【答案】 B

3.【解析】 光带通过胶体,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光亮通路,由于溶液中粒子直径小于1 nm光散射极其微弱,因此观察不到光亮通路。 【答案】 A

4.【解析】 只有氧化性的物质或粒子中,其元素的化合价应处于该元素的最高价。

【答案】 C

-2

5.【解析】 在该反应中H2S为反应物,则S为生成物,硫元素的化合价由H2S ―→S0

,发生了氧化反应,则另一反应物必定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即+3

+2

为FeCl3―→FeCl2,另一反应物为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H2S

2FeCl2+S↓+2HCl. 【答案】 A

6.【解析】 A项,胶粒带电,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项,溶液中溶质若是非电解质,通电时不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带电时,不向某一极移动;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也无规律;D项,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选D。 【答案】 D

7.【解析】 D选项中Hg、O、S三种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发生变化,正确。 【答案】 D

8.【解析】 A项中电荷不守恒,应为2Fe2+

+Cl2

2Fe3+

+2Cl-

;B项应为

CO-2+2OH

-CO23+H2O;D项应有BaSO4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CO+2H+

+SO2-

34BaSO4+H2O+CO2↑。

【答案】 C

9.【解析】 A项,水是电解质;C项,金属氧化物大多也是电解质;D项,HCl只有在溶于水时导电。 【答案】 B

10.【解析】 ①中氧化剂为FeCl3,氧化产物为I2,则氧化性:FeCl3>I2,即Fe3+

>I2;②中氧化性:Cl2>Fe3+

,故A正确。

【答案】 A

11.【解析】 由题意知小苏打NaHCO3溶于水后发生电离反应NaHCO3

Na+

+HCO-

3,A正确;B选项中MgCO3难溶于水不能拆开;C选项中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氢钙,可溶于水,故其离子方程式为:OH-

+CO2

HCO-

3;D选项中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

SO2-

4+2H

BaSO4↓+2H2O。

【答案】 A

12.【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种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A不正确;化合物之间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不正确;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难失去电子的原子可能得到电子也难,如稀有气体,D不正确。 【答案】 C

13.【解析】 Fe3+

呈黄色,与题干中“无色”矛盾,A错误;B、D项中CO2-

3和

HCO-+

3与H不能共存,故B、D错误。 【答案】 C

0-1

14.【解析】 在该反应中:Br2―→HBr,Br2在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表现氧化性,作氧化剂,故A正确,C错误;1 mol Br-

2在反应中得到2 mol e,D错+4

+6

误;SO2―→H2SO4,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B项错误。 【答案】 A

15.【解析】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以判断,M应该为负一价阴离子,可能为OH-或Cl-

,但OH-

与Fe3+

、Al3+

不能大量共存,故只能是Cl-

,D正确。

【答案】 D

16.【解析】 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为:

由此可知:KClO3为氧化剂,H2C2O4为还原剂,则A、C错误,当有1 mol KClO3反应时,转移1 mol电子,同时生成1 mol ClO2和1 mol CO2气体,则B错误,D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解析】 (2)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为:

①反应的还原剂是Cu,氧化剂是HNO3,还原产物为NO2,氧化产物为Cu(NO3)2②当有4 mol HNO3 参加反应时,作氧化剂的HNO3只有2 mol,对应的氧化产物Cu(NO3)2为1 mol,则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③有2 mol HNO3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Cu为0.5 mol,质量为32 g。 【答案】 (1)①D ②E ③B ④A ⑤F (2)①Cu NO2 ②2∶1 ③32

-1

0

18.【解析】 由H2O2―→O2可知,H2O2作还原剂,则所给物质中化合价降低的H2CrO4必定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H2CrO4―→Cr(OH)3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则可得如下化学反应方程式:

2Cr(OH)3↓+3O2↑+2H2O,由上述反应可知:每转移6

mol e-

可生成标准状况下3×22.4 L的O-

2,故转移0.3 mol e时所得气体的体积为0.3 mol

6 mol

×3×22.4 L=3.36 L。 【答案】 (1)H2O2 (2)H2CrO4 Cr(OH)3

(3) 2Cr(OH)3↓+3O2↑+2H2O

(4)3.36 L

19.【解析】 (1)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分别为:③CO2;⑥NaCl;⑩CO;⑦Cu;?H2SO4;?Ag,故盐酸走出迷宫的路线为:③→⑥→⑩→⑦→?→?。 (2)①→?中属于碱的有④和⑧,所以中和反应只有2个。能与盐酸反应的盐只有②Na2CO3,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据第(1)问知,不与盐酸反应的氧化物为:③CO2和⑩CO;单质为:⑦

Cu和?Ag.

(4)若将盐酸换成氧气,它会与上述路线中的⑩CO,⑦Cu,?Ag发生化学反应,所以O2按上述路线走不出迷宫。 【答案】 (1)③→⑥→⑩→⑦→?→? (2)2 Na2CO3 Na2CO3+2HCl

2NaCl+H2O+CO2↑

(3)③、⑩ ⑦、?

(4)不能,因为CO、Cu、Ag都会与氧气反应

20.【解析】 除杂原则:不改变主要成分,不引进新杂质。(1)应选用BaCl2溶液;(2)选用Ba(OH)2溶液;(3)选用NaOH溶液。 【答案】 (1)适量BaCl+

2溶液 Ba2+SO2-

4

BaSO4↓

(2)适量Ba(OH)2溶液 Ba2+

+CO2-

3

BaCO3↓ (3)适量NaOH溶液 Cu2+

+2OH

Cu(OH)2↓

+7

+2

21.【解析】 Mn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为:KMnO4→MnCl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化合价升高是由原子失去电子决定的,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Cl元素。据16HCl~5Cl知,被氧化的HCl占参加反应的HCl的1010

216,则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为:73 g×16=45.625 g

【答案】 +7 +2 还原 Cl 氧化 45.625

22.【解析】 本题以CuO与H+

2SO4的反应为起点,去探究硫酸中的H、SO24和

H2O三种粒子中哪种粒子使CuO溶解.在Ⅲ中应先加入可溶性的硫酸盐,以证明在CuO的溶解过程中SO2-

4不起作用,然后再加入稀硫酸,从而证明CuO溶解是

硫酸中的H+

起作用。

【答案】 (1)H+

2O、H、SO24中的某一种粒子能够使CuO溶解

(2)水不能使氧化铜溶解,而是另外的H+

、SO2-

4两种粒子的一种粒子使CuO

溶解

(3)Na2SO4(或K2SO4等) 稀硫酸

(4)氧化铜固体溶于稀H+

2SO4是稀硫酸中的H在起作用,而H2O、SO2-

4两种

粒子都不能使CuO溶解 (5)CuO+2H

Cu2+

+H2O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二)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训练卷化学(二)号位注意事项:座封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密的答案标号涂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b2tk277pq072ie1yi364bptb11x4w00mi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