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九参考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九参考答案

资料仅供参考

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九)参

考答案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选题

1 B 2.C 3.A 4.A 5.C 二、多选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三、简答题

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使它区别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的思想性、综合性、艺术性、知识性、技能性等,使它区别于其它工具,即语文是负载文化的工具,是精神生产的工具,而不是物质生产的工具。

语文这个工具跟其它工具有相同的一面,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训练学生,使之切切实实掌握运用语文这种工具的能力,也就是掌握字、词、

资料仅供参考

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不容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理论知识;它跟其它工具又有不同的一面,这又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把训练学生运用字、词、句、篇章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所表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结合起来,不容许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四、分析题

答应学生的请求,并让学生以后还分。这是一种教育艺术。(1)首先是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学生向老师“借分’’是一种幼稚荒唐的行为,而考不及格就要挨家长打,是社会的荒唐。社会的荒唐造成了学生的荒唐。学生一次考试不及格,说明学习中存在着某种问题,要想办法提高,但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因此讽刺、挖苦、打击、甚至打骂学生。因此,用超常的方法借分给学生,使学生避免回家挨打,是在特殊情况下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2)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激励。从学生“泪流满面”的表情和决心“还分”的态度,能够看出学生是不甘落后的,而且是有“还分”的自信的。因此“借分”虽然不能作为一种常规,但在这种

资料仅供参考

具体情况下是对学生的信任和激励。以后学生果真还了分,就说明了这种教育方法的成功。这种教育艺术,体现了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五、教学设计题 答案略。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运用 1.单项选择题

(1)D[解析]A项的“痉(jīng)挛”应改为“痉(jìng)挛”;B项“泥(ní)古”应改为“泥(nì)古”;C项“摈(bìng)弃”应改为“摈(bìn)弃”。

(2)D[解析]A项“狂风……下了起来”,搭配不当,改成“密集的雨点夹着呼啸的狂风哗哗地下了起来”。B项“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有歧义。C项“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缺少宾语,在“改革和发展”的后边加上“的成就”。

资料仅供参考

(3)D[解析]从表意上说,⑤③是一组表意项,阐述人与书籍之间的关系;①④⑥在表意上都是阐述读书的益处,在层次上①是最终结果,应放在最后,获得知识后才能进一步辨析美与丑,因此④属于基础层面,⑥属于高级层面,这样三者的顺序就确定了;②属于转换话题的句子,另起一个层次。从分析上看,前两个组合属于同一话题,应该相衔接,前一组合表原因,后一组合表结果,这样前后的顺序就确定了,正确的排序应为D项。

(4)D[解析]A项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逗号应放到后引号外;B项不用问号;C项两岸携手与共渡难关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5)D[解析]A项“了”是“完全”的意思。B项“而”在此表修饰。C项“西”是“向西”的意思。 2.填空题

(1)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2)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秀锦芝兰绕

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九参考答案

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九参考答案资料仅供参考湖南省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九)参考答案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选题1B2.C3.A4.A5.C二、多选题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三、简答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b2gj8si026o2vt5lzj67d82u9zjet00if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