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人教版新 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11 -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A(3分)

解析:B,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由第二段“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可知,外来文化影响着青花瓷的发展。C,明代应为“明初”。D,强加因果。由原文“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可知,仅仅是“例证”而非社会转型的推动因素。 2.答案A(3分)

解析:从第一段段意看,其目的并非为论证瓷器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由原文“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可知,通过比较,论证的是青花瓷的发展和中外交往的繁盛有关。“审美观念更新”无中生有。 3.答案B(3分)

解析:B项不合逻辑。大前提与小前提不周延,前提内涵范围被扩大,以此为依据推出的结论不一定符合事实。 4.答案B(3分)

解析:A项,应为“不仅在于讽刺格利沙的拜金主义行为,更在于揭露和批判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拜金主义思想”。C项,不是表现“格利沙见风使舵的本性”,而是表现格利沙的拜金主义思想。D项,“我”出现与否都不会改变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纳塞奇金的破产,因而纳塞奇金的悲剧结局是无法改变的。 5.(6分)

答案: 格利沙是一个为人庸俗、心灵丑陋、虚伪做作、冷酷无情、只认金钱不认亲人的拜金主义者。在纳塞奇金没有破产前,认纳塞奇金为舅舅,对纳塞奇金十分关心照顾,并逢人便讲如何喜欢纳塞奇金;在纳塞奇金破产后,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还说纳塞奇金不是亲戚,并骂纳塞奇金是老魔鬼、傻瓜。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也可以从小说的描写手法入手进行思考。从全文故事情节来看,格利沙的形象特点可从纳塞奇金破产前与破产后进行分析。在具体分析时,可从格利沙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分析其形象特点。 6.(6分)

答案 (示例1)不多余。一方面,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金钱至上的社会背景,既为

- 12 -

后面写格利沙及其未婚妻抛弃纳塞奇金作了一个铺垫,又突出了小说所表现的“人与人之间有的只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另一方面,插入这个故事,增加了小说情节的曲折性。

(示例2)多余。一方面,小说的主题是表现“人与人之间有的只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小说通过格利沙和纳塞奇金的故事足以表现这一主题;另一方面,小说的主人公是格利沙,而纳塞奇金吃鲟鱼的故事对塑造格利沙的形象作用不大,反而使得小说不够简洁。

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性题目。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探究。对于纳塞奇金吃鲟鱼这一故事情节,可以从小说的主题、人物、故事情节等方面思考。探究时,要立足文本,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7. 答案B (3分)

解析:B项“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不正确,图片显示2015年与11、12年相比是下降的。 8. 答案C (3分)

解析:A项“只有,才能”条件关系不成立,过于绝对。从材料一“要顺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必须‘倡导创新文化’......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可知,选项中前一分句不能成为后一分句的必要条件。 B项曲解文意。材料三中“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创新思路”,目的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而不是“体现科研工作的价值”。

D项张冠李戴。根据材料四可知,“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原因是“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价标准及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9. 答案:(4分)

相关方:①高校;②企业;③政府。

作用:①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提供方;②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化资金;

③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政策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回答相关方的主体,文本明显体现了三个主体:高校、企业、政府。根据三个主体分别回答所起的作用。材料三、四讲述了了高校提供人才和知识储备的作用,以及政府企业的组织协调作用。

- 13 -

10、答案 A(3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高丽入贡使者所过”,“使者”是主语,领起下面的句子,排除C、D两项。“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意思是“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故选A。 11、答案 D(3分)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不能指其他儿子。

12、答案 C(3分)

解析:本题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C项“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有误,原文中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实际上是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和十几个犯了死罪的人,而不是只杀了两个宦官。以偏概全。

13、(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涉及词类活用、宾语前置、一词多义。(1)“帝”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做皇帝,称帝;“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2)“不吾索”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吾索”即“不索吾”;“俱”,一起,一同;“庶或”,差不多,或许;“济”,成功。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孙傅)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的地方,官府征调民夫建造船只,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靖康元年,孙傅被征召为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上奏折请求恢复祖宗的法律制度,钦宗问他为什么,孙傅说:“祖宗的法律对百姓有好处,熙、丰年间的法律对国家有好处,崇、观年间的法律对奸恶的人有好处。”当时的人称他的话是名言。十一月,被授予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迎着箭雨飞石防御。金兵分四路呼喊着进攻,宋军失败后退,掉到护龙河里,河里填满尸体,城门也急忙关闭。这一天,金兵最终攻进城

- 14 -

里。第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让孙傅辅佐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二十天没有回来,孙傅多次写信请求钦宗回来。等到废除钦宗另立皇帝的檄文到来,孙傅大声恸哭说:“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金人前来索要太上皇、皇后、各位王爷、嫔妃、公主,孙傅留下太子不让前去。密谋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杀掉,同时杀了十几个死刑犯,拿着这些人的脑袋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都城里的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带兵讨伐平定叛乱,杀了作乱的人来献给你们。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愿意承担藏匿太子这件事的人。孙傅说:“我是太子傅,应当和太子同生共死。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于是跟随太子出城。守门的金兵说:“金人想得到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与呢?”孙傅说:“我是宋的大臣,并且是太子傅,应该跟太子一起死。”这天晚上,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带他们离开。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 14、答案 BD(5分)

解析:B项诗歌五、六句写荷气以送,写竹响以滴,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而不直写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D项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恬淡闲适—寂寞孤独—思念友人的惆怅”的变化。 15、(6分)

(1)白描:开头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简笔勾勒出了一个恬静可人的月夜图。夕阳一霎时间,就悄悄地西沉落山,东方的明月渐渐地升起来了,月光轻轻泻入了庭院荷塘。

(2)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荷 花的香气清淡细微,竹露滴在池面清脆悦耳,营造出清静安谧之境。作者以动写静,写出心 中莫名的寂寞悲哀。

(3)拟人:送字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清风吹送荷香的情景。 (至少写出两种,写出一种得3 分。) 赏析: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

- 15 -

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人教版新 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1-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A(3分)解析:B,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由第二段“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可知,外来文化影响着青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b1956peq48iiwn479cv9uewu2s0a001dz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