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重难点有效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化学方程式》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原则及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及解计算题的基本格式。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只是发生了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并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要点诠释】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化学反应”是前提。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参加反应”是基础。不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质量总和”是关键。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质量守恒”是核心。定律只适用于“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守恒、分子数守恒等。 2. 化学反应前后“六不变、两变、两可能变”:
(1)六个不变:宏观上①元素的种类不变,②元素的质量不变,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上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2)两个改变:宏观上物质的种类改变;微观上分子的种类改变。
(3)两个可能变:宏观上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上分子的总数可能改变。 要点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含 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实例(S+O2 点燃 SO2) 反应物是硫、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反应条件是点燃 S + O2 点燃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即质量比) SO2 32 : 16×2 : (32+16×2) 32 : 32 : 64 S + O2 点燃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 (粒子个数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S+O2
点燃 SO2 1 : 1 : 1 SO2为例):
(1)质的方面: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量的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3)粒子方面:每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要点诠释】
1.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就是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之积的比; 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之比是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之比,而不是质量比。 要点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1.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遵循两条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配平,使反应前后的各种原子的个数相等。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五个步骤可概括为“写”、“配”、“注”、“改”、“查”。 【要点诠释】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歌诀: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准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沉淀,箭头(↑↓)来标明。 要点四、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同种原子的数目相等。常用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数法、观察法、归一法等。 【要点诠释】
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切记不可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应是最简整数比。
要点五、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格式
1.设未知量;2.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把各物质的质量比列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4.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的未知量列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下面;5.列比例式求解;6.写出简明答案。
【要点诠释】
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2.不纯物质的质量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由于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比,所以一定要将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为溶液,则应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2015?甘南州中考)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O2 B.CO C.CO2 D.H2
【思路点拨】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X+4NaOH═2Na2CO3+6H2O,推断反应中反应物X的化学式。 【答案】A
【解析】由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据此可知, 反应前的原子个数:碳原子2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6个,钠原子4个; 反应后的原子个数:碳原子2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12个,钠原子4个;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X中含有6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O2。
故选A。
【总结升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在解题时要注意对这两类数字的处理。
2.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 4 m B 16 20 C 101 0 D 4 89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 (2)表中m值为 。
(3)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C ABD (2)16 (3)分解反应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C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ABD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C的质量减少(反应了)101g,B的质量增加(生成了)4g,D的质量增加(生成了)85g,A的质量增加(生成了)12g。
【总结升华】解该类题时,首先要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改变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 举一反三:
【变式】(2014·南宁中考)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