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79系统精讲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第二节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女27岁,宫内孕第一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达高峰,是在

A.孕24~25周 B.孕26~28周 C.孕32~34周D.孕35~36周 E.孕37~38周

【答案】:C 【解析】:考察妊娠期母体循环及血液系统的变化。心排出量约自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 2.女34岁,孕24+6周,此时胎儿发育的特征为

A.体重为1000g B.身长30cm

C.皮下脂肪发育良好 D.指甲已达指端 E.面部毳毛已脱落

【答案】:B

【解析】:妊娠24周末:胎儿身长约30cm,体重约700g,各脏器均已发育,皮下脂肪开始沉积,但皮肤仍呈皱缩状,出现眉毛及睫毛;妊娠32周末:面部毳毛已脱;妊娠36周末:皮下脂肪发育良好,指(趾)甲已达指(趾)尖。 3.女33岁,宫内孕38周,此时羊水量约为

A.500ml B.600ml C.700ml D.800ml E.1000ml

【答案】:E

【解析】:考察正常足月妊娠的羊水量。正常足月妊娠羊水量约为1000ml。 4.女32岁,第一胎37+1周,产科做常规检查,关于胎产式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纵轴交叉称斜产式 B.两纵轴平行称纵产式 C.分娩中横产式可转换为纵产式D.两纵轴垂直称横产式

E.胎产式是胎儿纵轴与母亲纵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两轴平行者称纵产式,两轴垂直者称横产式。两轴交叉者称斜产式,属暂时的,在分娩过程中多数转为纵产式,偶尔转成横产式。

5.女31岁第一胎,常规骨盆测量,中骨盆横径是指

A.髂棘间径 B.对角径 C.坐骨结节间径 D.骶耻外径 E.坐骨棘间径

【答案】:E 【解析】: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为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其长短与分娩关系密切。

6.女29岁,第一胎,产科检查为早期妊娠,是指

A.6周末以前 B.8周末以前 C.10周末以前 D.12周末以前E.14周末以前

【答案】:D

【解析】:考察妊娠期的分期。根据妊娠不同时期的特点,临床将妊娠全过程共40周分为3个时期:妊娠12周末以前称早期妊娠,第13~27周末称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称晚期妊娠。

7.女24岁,第一胎37周临产,阴道检查头先露,最多见的是

A.面先露 B.顶先露 C.枕先露D.额先露 E.前囟先露

【答案】:C

【解析】: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头先露最多见。纵产式有头先露、臀先露,横产式有肩先露。头先露因胎头屈伸程度不同分为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面先露;臀先露又因入盆的先露部分不同,可分为混合臀先露,单臀先露,单足先露和双足先露,偶见头先露或臀先露与胎手或胎臀同时入盆,称复合先露。

8.女25岁,第一胎孕19周自觉胎动,有关胎动错误的是

A.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称胎动 B.正常胎动每小时为3~5次 C.首次胎动多在妊娠18~20周时 D.腹壁薄而松弛的孕妇可在腹壁看到胎动 E.羊水过多者胎动明显

【答案】:E 【解析】: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称胎动,孕妇于妊娠18~20周时开始自觉胎动,胎动每小时约3~5次。腹壁薄而松弛的孕妇可在腹壁看到胎动,羊水过多者不易自觉胎动。

9.女30岁,宫内孕第一胎,关于妊娠期子宫的变化,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妊娠早期子宫略呈球形

B.妊娠中期起子宫肌壁逐渐增厚直至足月C.宫底部于妊娠后期增长最快

D.妊娠后期,子宫大多有不同程度右旋 E.足月妊娠时子宫下段可伸长至7~10cm

【答案】:B

【解析】:考察妊娠期母体子宫的变化。妊娠早期子宫呈球形且不对称,妊娠晚期子宫多呈不同程度的右旋。子宫壁妊娠中期逐渐增厚,妊娠末期又渐薄。宫底部于妊娠后期增长最快。子宫峡部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临产时其长度可达7~10cm。

10.女33岁,新婚后闭经,出现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关于早孕反应错误的是

A.约在停经6周才有 B.每个妊娠妇女均会出现

C.以恶心、呕吐、偏食等现象为主 D.约于妊娠12周消失

E.反应过重、持续时间过长为异常

【答案】:B

【解析】:约半数妇女于妊娠早期(停经6周左右)出现头晕、乏力、嗜睡、流涎、食欲缺乏、喜食酸物或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称为早孕反应。恶心、晨起呕吐可能与体内HCG增多、胃酸分泌减少以及胃排空时间延长有关,多于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

11.女32岁,第一胎孕30周,医生做骨盆外测量,从耻骨联合下缘到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是

A.骨盆入口前后径 B.骨盆出口前后径 C.对角径(骶耻内径)D.真结合径 E.中骨盆前后径

【答案】:C

【解析】:考察产前骨盆测量。骨盆内测量常用径线有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即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真结合径正常值约为11cm。

12.女30岁,第一胎37+4周阴道分娩,胎盘胎膜娩出完整,关于胎膜的组成,正确的是

A.绒毛膜、真蜕膜 B.底蜕膜、羊膜 C.包蜕膜、羊膜

D.外层绒毛膜、内层羊膜E.外层羊膜、内层绒毛膜

【答案】:D

【解析】:考察胎膜的组成。胎膜是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胎膜外层为绒毛膜,在发育过程中因缺乏营养供应而逐渐退化萎缩成为平滑绒毛膜,妊娠晚期与羊膜紧密相贴,但能与羊膜完全分开。

13.女29岁,第一胎32周,B超提示胎盘附着子宫后壁,关于胎盘的防御功能正确的是

A.胎盘的屏障功能是很强的

B.弓形虫、螺旋体不能进入胎儿体内 C.流感、风疹等病毒不能感染胎儿 D.药物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致畸 E.IgG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答案】:E

【解析】:母血中的免疫物质如IgG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得到抗体,对胎儿起保护作用。但各种病毒、细菌、弓形虫、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可在胎盘形成病灶,破坏绒毛结构,从而感染胎儿。

14.女26岁,第一胎32周,妊娠合并糖尿病,B超提示羊水量过多,关于羊水的功能错误的是

A.防止胎体粘连及胎体畸形 B.有利于胎儿体液平衡 C.临产时避免胎儿局部变压 D.有利于母儿进行代谢物质交换E.妊娠期减少胎动所致的不适

【答案】:D

【解析】:羊水有利于胎儿体液平衡,临产宫缩时,尤在第一产程初期,羊水直接受宫缩压力能使压力均匀分布,避免胎儿局部受压。妊娠期羊水可减少因胎动给母亲带来的不适感。

15.25岁第一胎,妊娠期母体呼吸系统的生理变化,错误的描述是

A.呼吸次数每分钟不超过20次,但呼吸较深 B.以胸式呼吸为主

79系统精讲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第二节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1.女27岁,宫内孕第一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达高峰,是在A.孕24~25周B.孕26~28周C.孕32~34周D.孕35~36周E.孕37~38周【答案】:C【解析】:考察妊娠期母体循环及血液系统的变化。心排出量约自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2.女34岁,孕24+6周,此时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b0a76ipks4ddq3430jm4g4gh0kze500yf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